《哑奴》肯定不是她写的书中最精彩的一篇,也不是名气最大的一篇。但是大概因为题材的原因,所以在我读过的某一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是作为配套的文章,编入了教材。在教材中读到她的作品,当年也是一件很欣喜的事情,毕竟中国人最讲究的便是流芳百世,能写进文学史,对于英年早逝的她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认可。但是如今再读,读到目前,这却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篇。
312页的书,昨天看了197页,原计划今天准备陪儿子写作业的时候,把剩下的读完。但是读完264页,读到《哑奴》,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下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心静。
在她的周围每天接送无数东西给邻居,但是唯一回报她的,却是那个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那个在沙漠中五十度的高温炙烤下,却只能在室外空旷的天台上,没有一片可以藏身阴影,像一只不会挣扎的老狗的一样苟言残喘的奴隶。
中午散步的时候,刚和一位朋友聊到慈悲。给予快乐是慈,拔出痛苦是悲。小乘渡己,把快乐给自己,把自己的痛苦拔出。大乘渡人,给予他人快乐,也去拔出他人痛苦。大概这就是大慈大悲的最好解读。也许很多事,我们无能为力,也许很多人,我们无可能奈何。但是保持一份慈悲,如佛陀所说悲智双运,才是觉照圆明。
最后哑奴给卖走了,她的家人,没有哭叫,只是拥抱成一团,缩在大红的毯子下像三个风沙凝成的石块。
对这个结局,她是这么写的,我的眼泪,像小河一样地流满了面颊。我慢慢地走回,关上门,躺在床上,不知何时鸡已叫了。
查了一下年表,这个时候她刚好三十岁。我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年少轻狂,读这篇文字,只会是觉得悲伤,是没有流泪的感觉的。等我读懂了她的文字时,却已经忘记了流泪,做不到大慈大悲。但是,在经历了很多事,遇见了很多人之后。保留一份给予快乐的能力和拔出痛苦的善良,哪怕还有一点,那也是“我”还在。
评论:
Souler: 喜欢你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