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妈妈说弟弟带了新的女朋友回家,天真无邪的儿子给他打电话说“舅舅,听说你找到新的舅妈了。”
结果,电话那头,弟弟女朋友也在,直接回复“是的,是的,你舅舅找到了。”
儿子立刻挂了电话视频,转头跟我说“妈妈,我刚刚社死了,我不知道舅妈也在,我应该说:舅舅,听说你找到舅妈了,那该多好。”
“没事的,你还是小孩子,小孩子就应该天真无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安慰他说
“可是我真的很尴尬,到时候没脸见新舅妈了。”
外婆接过了话,“那如果新舅妈问你,之前的舅妈漂亮,还是她漂亮,你怎么回答?”
“那我会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笨不笨,就夸新舅妈最漂亮啊。”
“那好吧。”
我们老大的性格比较温和,也挺敦厚,有时我欣赏他的性格,也担心他以后会被坏人伤害。然后又安慰自己,顺其自然,只要他健康快乐一直在成长就好。
一岁九个月的老二,拥有两个外号。外婆取得外号“肥牛”,其实他也才28斤,相比87cm的身高也不算胖。爷爷取得外号“小土匪”,主要他在护食、护玩具方面,斗志满满,谁要敢抢夺他手里的玩具、零食,轻则扇耳光,重则抓脸、薅别人头发,劝他阻拦他,都会气的在地上打挺大哭,哄不好抱不起来的那种。
外婆说:“这个孩子以后脾气肯定不好,从小就看的出来,他哥哥小时候从来没有像他这么凶悍。”
我也开玩笑说:“那以后让他也去上海那边,跟舅舅一起发展吧,老大脾气好就留身边。”
老二这脾气,我是又爱又恨。他也不光有暴躁的一面,也有很多暖心的一面。
新年去亲戚家,别人给他塞了一颗糖到嘴里,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尝到糖果的味道,之前我从来没让他吃过。
他吃进嘴里笑开了花,立刻又去盘子抓了一颗一模一样的糖,大步跑到我身边“妈妈,糖糖。”
“宝宝,你是要给我的吗?”
他一边点头,一边给我往嘴里塞“妈妈,甜甜。”
我当时开心极了。
前几天爸爸睡着了,他着急的跑到卧室门口大声喊爸爸,我跟他说爸爸在睡觉,他立刻竖起了食指放在嘴上,“妈妈,嘘——”,乖巧的退出了卧室门口。
他爱说叠词的习惯,好难纠正。他现在已经认识很多物品,知道很多称呼、词语,但是改不了说叠词的习惯。
去超市一圈,我就开始问他,宝宝这是什么,宝宝那是什么?他的回答就可以概括为——梯梯(电梯)、果果(苹果)、蕉蕉(香蕉)、柚柚(柚子)、桔桔(桔子)、莓莓(蓝莓/草莓)……然后到了蔬菜区,花花(西兰花)、豆豆(豆角)、菜菜(白菜)、蒜蒜(大蒜)、葱葱(大葱/洋葱)、肉肉(大肉)、鱼鱼(各种鱼)、虾虾(大虾)……我纠正了很多次,教他说全称,他依旧坚持说他的叠词。只有一个特别的,他会特别清晰的说“土豆”,而不是说豆豆,这让我很纳闷。
一家人的团圆饭上,弟弟还在感叹,去年的二宝还在嗷嗷待哺,今年就可以自己拿起碗勺占一个座位吃饭吃肉。这也应了那句,孩子才是时间最好的验证。
相聚总是短暂的,离别总是不舍的。新年在亲人踏上征程后,慢慢走远了。
当孩子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成年人却长舒一口气回归了平静生活。现在才发现,新年的快乐是属于孩子的,从来不属于成年人。也难怪很多人感叹,怎么感觉年味淡了,事实是年味没有淡,只是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代人而已。

评论:
邂逅人间: [抱抱][抱抱][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