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鸟关进笼子里,鸟就有了主人,然后主人会告诉小鸟,要不是我喂养你,你早就饿死了,殊不知, 把鸟放出来,鸟也会去找吃的,也无需去感谢谁。
猪到死都不明白,手拿尖刀杀它的人,和给它一日三餐的人是什么关系,你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能为你遮风挡雨的,同样也能让你不见天日。
在那一方小小的笼子里,鸟儿被困住了双翅,失去了广阔的天空。 它有了所谓的主人,这个主人自认为掌控了鸟儿的生死,沾沾自喜地说:“要不是我喂养你,你早就饿死了。”那声音里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
笼子里的环境是那么的压抑,周围的金属栏杆像是冰冷的枷锁。鸟儿只能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跳动,眼神里偶尔闪过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主人每天按时送来食物和水,却从不曾想过,鸟儿本属于天空,属于那茂密的树林和广袤的田野。
在大自然中,鸟儿凭借自己的本能,在枝头寻觅果实,在草丛捕捉昆虫,它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就像庄子所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泽地里的野鸡走十步才啄到一口食物,走百步才饮到一口水,但它并不祈求被养在笼子里。
鸟儿也是如此,它的天性是自由,它并不需要这种被禁锢下的“恩赐”。然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关系里,却反映出一种扭曲的社会现象。有些人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需求, 以施恩者自居。他们把自己的给予当作一种高高在上的赏赐,却忽略了对方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尊严。
就像这只鸟儿,它的主人以为提供了食物就是天大的恩情,却不知道这是对鸟儿自由和独立生存能力的践踏。
当我们把目光从鸟儿身上移开,会发现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屡见不鲜。一些人在帮助他人时,总是带着一种功利性的目的,期待着对方感恩戴德,甚至是无限期的回报。
他们把自己的帮助变成了一种束缚他人的绳索, 而不是真正的善意。其实,真正的帮助应该是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 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就像如果把鸟儿放回天空,它会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寻找食物,去构建自己的生活。它不需要去感谢谁,因为它只是在遵循自己的天性,过自己的生活。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倡导这种尊重自由、 尊重他人独立人格的价值观,摒弃那种以施恩者自居的傲慢态度,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有自由和尊重,然而,保护与限制,才是生命的复杂真相。就如在那方小小的猪圈里,猪过着看似无忧的生活。每日里,都有固定的人送来三餐,那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猪便在这看似安稳的供养下渐渐长大。在它的眼中,或许送食物的人就是它的依靠,是它生存的保障。
然而,它永远也不会明白,有一天,那个平日里给它一日三餐的人,会变成手拿尖刀的屠夫。猪圈是猪的世界,那矮矮的围墙,在猪看来或许是安全的屏障,为它遮风挡雨,挡住了外界的严寒酷暑,也挡住了未知的危险。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老子的这句名言仿佛是对猪命运的一种诠释。那给予它保护的猪圈和喂养它的人,同时也限制了它的自由,最终将它推向死亡的深渊。
猪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享受着眼前的利益,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黑暗真相。这猪的命运,恰似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缩影。在人类社会里,我们也常常陷入这样的境地。我们依赖着某些东西,它们为我们提供保护,让我们感受到安全和舒适。
就像人们依赖工作,工作给予我们收入,让我们得以维持生计,购买食物、住所,享受生活的乐趣。公司为我们提供办公的场所,遮风挡雨,就如同猪圈对于猪的意义。然而,工作也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我们被束缚在规则之下,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任务要求忙碌着。
#
有时候,过度的依赖会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和反抗的能力,如同猪只知道等待食物,而不懂得逃脱那既定的命运。再看社会中的一些关系,有些人在一段关系中享受着对方给予的照顾和保护,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关系所限制。
例如在一些家庭关系中,一方过度依赖另一方的经济支持,在得到物质保障的同时,却失去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甚至在某些时候可能遭受不公平的对待。
而当这种关系走向破裂或者发生转变时,就像猪面临屠夫的尖刀一样,才惊觉曾经的保护变成了致命的伤害。
我们应该从猪的命运中汲取教训,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与限制相伴而生。那就是:在接受保护的同时,不能失去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不能丧失独立和自由的意识。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保护与自由之间寻找平衡, 既不盲目地拒绝保护,也不被保护所带来的限制蒙蔽双眼,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复杂的世界中活出真实而自由的自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