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是陆游为怀念他被迫离异的前妻唐琬而写。陆游在二十岁左右,和他的表妹结为夫妻。两人相亲相爱,情深意笃。可是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这个儿媳,最终迫使他们离了婚。不久唐琬改嫁同郡宗室赵士程,陆游也由父母包办另娶王氏。
他俩到底为什么而分开?
易中天说:我常疑心导致这对夫妇离异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太爱”之故。具体是怎么“太爱”,易先生没有细说。
据陈鹄《耆旧续闻》载:“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只是简单地记载二人的婚姻悲剧,并没有明确说明陆母不喜欢唐婉的原因。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说,陆游的父母担心陆游因沉溺儿女情而荒废学业,所以才逼迫儿子离婚。但是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推论,没有实际的证据加以证明。
陆游曾经有一首诗名为《夏夜周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有人根据此诗推测说,唐琬婚后一直都没有生孩子,而老夫人抱孙心切,又听信了别人的谗言,于是逼迫儿子离婚。但是单纯地从陆游的诗词中的某个字句来推断陆游夫妻二人被逼分散的原由还缺乏充分证据。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唐琬嫁到陆家后,由于不通人情世故,礼节不周,因而使老夫人对她很不满意。后来陆游考试落榜,陆游的父亲也因为主张抗战而触怒了秦桧被革职,悒郁而死,这都给了陆游母亲以很大的刺激。而唐琬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对公公的死没有行诸于颜色,陆母当然很不高兴。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陆老夫人遇见了王氏女,王氏女的端庄孝顺让陆母非常满意,归来后她便强迫儿子与唐琬离婚,以“不孝翁姑”为由休弃了唐琬而娶王氏。当然这种说法也是有很多疑点的。比如陆游和王氏结婚的时候是二十三四岁,而陆游父亲去世是在这之后,这时候唐琬早已经离开了陆家,怎么可能有前文所说的“遇见公公死不行诸于颜色而得罪婆母”之事?
再婚后的陆游重拾科举,埋头苦读三年,于27岁时离开家乡山阴参加考试,然而造化弄人,因得罪权贵会试失利。回到家乡后心中倍感凄凉,独自春游沈园排遣忧愁,不料园中偶遇唐婉及其丈夫赵士程。我相信两人心中都不止一次地想象过再次见面的场景,此时的唐婉已在赵士程的百般爱护之下逐渐走出相思之苦,然而突然的相遇还是会让两人不知所措。昨日朝夕相处的情景,源源不断地再次涌上心头,再次相见,无奈相顾难言,唯有几句寒暄。唐婉夫妇走后,陆游想起过往种种,不由悲从中来,思绪万千,提笔在墙上写下《钗头凤·红酥手》一词。“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里面满是无奈、落寞、后悔。次年春天,怀着莫名的期待,唐婉再游沈园,无意中瞥见了斑驳的墙壁上陆游题下的词,一遍还未吟完,本来就对陆游念念不忘的唐婉早已泪流满面,不知不觉中和了《钗头凤·世情薄》一词。“欲笺心事,独倚斜阑;怕人寻问,咽泪装欢”,该是多么真挚的情感才能写下如此绝唱,人成各,今非昨,多少年心事无人诉说、多少个深夜咽泪装欢,相思难解早已积郁成疾,此后不久,唐婉便抑郁而终。

评论:
4号床的病情记录: 高中最喜欢的一对词
作者: 是嘛[感动],我是在大学期间看到的,也是了解了他的生平哈哈
Souler: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噘嘴][噘嘴][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