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钱多多发布时间: 2024-12-19 19:41:23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女性写yy小说我是可以理解的,电视剧里的偶像剧情节无一不在诉说着女性对于爱情的追求不亚于男性对于事业的追求,仿佛在女人的世界里,只有得到男人的女人和得不到男人的女人的区别,如果一个女人事业成功,她就少了很多的女性色彩,多了很多的男性色彩一样。看了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剧果然是男人yy的好剧本,一个甜美系女主,独立自强又愿意给50万买下他的音响设备,一掷千金又在男主面前直接告白,又开始崇拜男主的能力,好奇心buff叠加,然后说自己精神上在他那里如沐春风,一般男人吸引不了她。全剧要么就是说女主自己配不上他,要么就是能不能在精神高度上再拔高一次,她觉得自己只有一些姿色能够让他看得上而已。这怕不是yy的最高境界,文中讲的文化属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我只理解了一点,男性文化是强势文化,女性文化只能是弱势文化。强势文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弱势文化只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里面有一些糟粕的东西,所以弱势文化是民族特性,有其肯定的意义,但是也有不符合时代的东西。这样一解说,女性的客体性就出来了,女性再如何解释,也是弱势文化,不足以支撑中华文明的,第二性这本书一发表,给了波伏娃很多的恶评,书一度卖到断货,此后列为禁书,可几十年后又变成文学杂志的畅销系列,波伏娃死后,别人只认为她是萨特的情妇,却不知恶心是她与萨特一起合作的作品,况且两人在哲学造诣上互相成就,不能说萨特的恶心,也不是波伏娃的恶心,在学问上,或许两人不相上下。波伏娃说的,我不是讨论男人女人,而仅仅是人。遥远的救世主里,或许芮小丹的自杀是一种社会符号,代表了女性在毁容以后,无法在男性为主导世界安身立命,女性好像必须成为男性的取悦之物而被物化,我相信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被物化,作为男人的囊中之物随时可以被拿出来展示,她有她的思想和追求,并且不是以结婚和生育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多了一份选择的原因是,我们是人,造物主并没有规定女人必须做一个母亲,而婚姻也不是束缚一个人自由的道德绑架的武器,如果以后提到波伏娃的时候,我们不再提到萨特,不再提到第二性,不再讲女权,或许我们才真的理解了什么是人权,而不是什么是女权。女性不再作为一个男性的附属品,一个作为主体的客体而存在的时候,她才会真正独立,好像我们形容一个女人如何成功时,她就不是女人了,如果我们看的剧,看的书全都是以男性视角看待的话,里面的女性如何舍身取义,如何在爱情里牺牲自我,如何做一个独立的女性,都看起来像是一场取悦男性的自我表演。女性不是先天这样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女性生来就被教育要听话懂事,安静含蓄,矜持温柔,不做冒险的事情,谨小慎微,看人眼色,懂礼貌会说话,而男性的包容度很大,即使做了错事,也不算什么,世人给了男性一条靠自己的艰难的路,但是确是一条未来富有竞争力的康庄大道。给了女性一条捷径,成为未来男人的妻子做好家务管好孩子,但是却并不具备任何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如果离开了男人,也好像离开了所有的经济保障,女性身上没有强势文化的属性,所以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女性的爱看起来更像是自我牺牲,一种传统文化的道德绑架。一种无形的约束人的东西,约束的多了,并不能使家庭更为幸福。追求个人的幸福也是追求婚姻的幸福,两者并不冲突,波伏娃说,平等的爱情是互相成就的,成就彼此想要的人生,如果这是你想要的,就去追求吧,女人忠于自己,做自己,已经是很难得,为什么波伏娃在当时如此不被理解,我想即使在现在,女人也很难像她一样做自己。忠于自己,忠于灵魂,在被批评,被议论后仍然一辈子做着自己热爱的事。女性不是只有成为男人身边的女人,其实也可以成为支撑自己人生的独立个体。她拥有更高的学历不是为了讨好男性,拥有工作也不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男人,只是纯粹的理想追求。想到自己工作时,与一个即将去香港大学的学生对话,别人只觉得我是为了在这里钓到金龟婿而与这个人对话,人是很难改变其他人的思想的,而我,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便有这么多的恶意向我袭来,可见女性工作的难度了,你不结婚,就是在哪里钓金龟婿,你结了婚,与人交谈便是有了二心。这生活难度,我想男人是不会经历这些的。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