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发布时间: 2025-02-25 20:28:03 浏览:1 次 发布地: 上海市 天气: 晴

        “实势尽然也。 与同事聊天,突然聊到我们(外地人,同事上海人)过年总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金钱之类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并不容易。然后同事却说道:我过年我爸妈给了我一万块钱。每年都给的。 我表示愕然。因为我情绪还沉浸在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困难局面里,虽还没组成家庭,但我深知其中的难处。况且就我所知和接洽的人群,几乎全部是社会底层人员,所以万事唯一个‘难’字罢了。但我这位同事不一样,他不仅仅拥有十几套房子,而且还有一位全职太太,每天下班把他伺候好。主要是他理所当然认为他父母给他过年红包是正常行为。 而我一朋友也是上海本地的,过年她妈妈给了她一个红包,里面装了五千块钱。我表示超出我理解范围了。 我打小生活环境里,三四十岁年纪的男人基本上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了,承上启下,任何事关重大家庭的决策都需要这个人的决定。父权由此可知。而关于过年红包,这位决策人当然也是付出巨大的,年迈的父母还要给,膝下的儿女要给,关系亲近的亲戚大小也要给的,所以,在我的认知里,这才是理所当然。 但上海这里并不同。除了父母辈有些经济底子之外,我觉得更有其他原因。原因一就是较好的经济环境造就‘溺爱’的客观条件。我听说这里的‘妈宝男’这种现象比较多,但上海人更加疼爱女儿。而经济的发达似乎也在淡薄更多的亲情之情。 所以维持家庭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这一面不可辩驳。同事也承认了,假如更多帮助了父母,过年父母包的红包会更大。这里指的当然是身体不适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检查等等。因为经济的高度发达造就感情的稀释淡薄,从而愈发需要经济实力的绑定,所以无解。” #人间小故事 #情感感悟 #随笔感悟 #随心笔记 #这场名叫人生的旅途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