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早晚揉 3 处 "养肝黄金穴",肝脏越养越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常被挥之不去的疲惫感困扰,出现乏力、口干、脾气暴躁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不适大多与肝脏健康息息相关。肝脏作为人体的 "保护神",一旦受损,各类疾病便会接踵而至,如肝损伤、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癌等。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养肝护肝呢?
想要养护肝脏,不妨试试按揉身上的 3 个 “养肝窝”:
1.太冲穴:疏肝理气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是肝经气血的发源之处,也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临床证实其疏肝效果显著。
位置:沿第一、二趾间向足背摸寻,约二横指宽的凹陷处。
操作:盘腿端坐,双拇指同时揉按双脚太冲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或胀痛感为宜,每次 3 - 5 分钟,早晚各 1 次。
2.大敦穴:调养肝血
大敦穴是肝经起点,刺激它可调养肝血。
位置:大脚趾甲根边缘约 2 毫米处。
操作:盘腿端坐,左右拇指分别按揉对应大敦穴,各 30 次,早晚各 1 次。
3.关元穴:固本培元
位置:下腹部,脐中下 3 寸(约中指近掌关节指横纹的 4 横指宽),前正中线上。
操作:掌根放于穴位,顺时针按摩 3 - 5 分钟,调整呼吸;再搓热双手叠放,呼气下按、吸气上抬,重复 3 - 5 分钟,至下腹部温热,注意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此穴可调节内分泌,是常用保健穴 。
需要注意的是,身上存在炎症时不宜按摩,同时要区分肌肉酸痛与炎症疼痛。按摩力度要适中,每次 5 - 10 分钟即可。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按揉穴位仅作为日常保健手段,不可替代正规治疗,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