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闲来无事,带上成庆老师的《人生解忧》,想着边喝咖啡边看,奈何今日似乎有点顺利,心情太好了,有点看不下去,回想起隔壁商场在卖书,转而买本余华的《兄弟》,仅仅前三章,余华独特的不加任何修饰的文风,与其中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仿佛又把我带回高中。 莫言总是会提到余华,说余华这个人和自己一样说话不考虑人。 史铁生:家里人在我面前连踢、跳这种字都不敢说。 余华:那你去做守门员,别人都不敢踢进球。 还记得有次看余华的一期访谈,余华先生的气质属实独特,眼神中充斥此番年纪不该有的童真,言语里的情感却异常丰富,将现实与小说颠倒,一辈子写小说,最后活成小说中的人物。 在年少时读《活着》,两个晚上就读完,第二个晚上还没看完,剩三分之一,躺床上脑海里全是书中内容,于是起身把全书读完。书中情节只看过那一次,然而现在依旧历历在目。今日再读《兄弟》,没有过多手法修饰的文辞又让过去再次熟悉起来。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来读余华?读莫言的散文集《不被大风吹倒》时,莫言对余华的吐槽让人捧腹,就突发奇想再看看余华别的书,看完这两个人的文字,放在一起对比,就恍然大悟为什么这两个人能聊得来了。 用一个词去形容莫言,我会给出“侠骨”,倘若回到余华,那我便会给出“返璞归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