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杂念诸多,一瞬间或者短暂的透澈,终究还会埋没在尘事里,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完全糟糕的坏事,毕竟人生难得糊涂~
记录,回忆起之前在从事基层执法工作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执法人员做事依据。身为执法人员,并非是法律的制定者,而是法律的执行人,是以一种居中调节的人来进行执法的分工与参与。
很多执法人员都会有一种困惑,是人大于法,还是法大于人,人与法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
抓住问题的出发点,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国家,群众等全体的利益,法律是严肃且僵硬的,当人参与到其中时,就像是轮滑组加了润滑剂,有人作为调节者的身份发挥作用,执法人员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执法冲突
在执法过程中,圆润的同事,不是选择和群众硬刚,相反,同事是群众利益的捍卫者。所以群众较为顺从同事,同时,执法人员也是独立于冲突者利益之间的审查者,评判者,保证公平公正,维护了执法者的权威。
…
串联
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论述着作者的一个观点,人与自然,或者说人,人是一个相对独立生态体系,一个小的自然循环圈。
作为人的大脑,大脑的身份就相对于社会体系里的执法者,以独立意识来处理整个系统各种各样的事情。
协调整个身体的各种需求,协调个人的种种心态与精神状态。
…
我又想到了“劫”,在道家文化里,劫是每个人内心心灵的具现化,遭遇劫便称之为应劫,劫起于心,一念动,一心生,念起于心而作于行。
怎么去描述我所说的这种心劫呢?我们眼中所看到的都是我们心中所感受到的,我们的心会给各种人事物增加滤镜或者上滤镜,定标签,然后我们所讨厌的人,厌恶的事,我们经历这些会感觉很难受,但让我们难受的本质不是因为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而是我们的心,对其的观察与定义。
那这又和心劫有什么关联呢?
因为当我们在主观上给所有东西下定义后,我们就会产生与之对应的行为反应,我们内心的作用力往往会推动这些行为反应,放大或者是缩小。
在社会里,不管是恶意还是善意,都有其尺度,但是这个尺度会在劫的作用下,过度放大或者过度缩小。尺度的变化会造成人行动的失衡。甚至混乱,该释放善意的时候发出的却是恶意,内心的善意被极致的缩小或放大,而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传递了正确但又错误的信息给了别人,进而影响了别人的判断做出了一系列损害损伤自身的行为。
老话这样表达的——这个人猪油蒙了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