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雨后微光发布时间: 2022-11-05 06:06:33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读《酉阳杂俎》前集卷七, 酒食篇,觉得我国的饮食文化颇为有趣,与君共享: 酸味和咸味是我们民族的两大食味,我国是最早使用谷物酿醋的国家,为醯为酢。 我们经常说五味八珍。 五种味道里除了酸,咸还有苦、甜(饴,就是麦芽糖,如山东特产高粱饴;蜜)和辛(姜辛、花椒味道) 八珍则特指《周礼》里陈列的天子专享: 如淳熬,其实就是稻米肉酱盖浇饭。 如淳毋,即黍米肉酱盖浇饭。 如炮豚、炮牂(母羊),烤乳猪、烤羊 如掏珍,就是取牛、羊、鹿里脊肉锤打去筋,煎到嫩熟蘸酱。 如渍,就是鲜牛羊肉切薄片,用香酒浸渍,佐以梅酱。 如熬,这里指用香料烘烤肉脯 如糁,这里指将牛羊猪肉腌制加稻米混合烙食,山东临沂还一个糁汤,又是另外的一种食物,汤羹类。 如肝膋(音Liao)烤网油包猪肝,让我想起新疆吃的那种油包干,或许古有传之。 可见古代吃饭 肉酱类(称臛)烤炙类和生腌类(如脍,就是鱼生,生鱼片,还有上面提到的渍)居多。 《吕氏春秋.本味》记载“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 獾獾,鸟也。跖,脚蹼,今凤爪 另外郑玄说益州人食用鹿萎,就是古四川人杀鹿后埋入土中,轻度腐烂后挖出烹调,称鹿萎 #酉阳杂俎#读书笔记 #典故 #文化常识#各位了解一下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