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forest
日本东北地区的村庄小森和我生活的杭城农村有几分相似,比如走入深山窝窝中就可以感受那份自然青山绿水所环绕的宁静,每次心烦意乱时,就走进深山里听听小溪潺潺、鸟啾啾声,闻着绿植散发的生命气息,踩在泥泞的山路中俨然进入一个幽静的世外桃源,一扫内心浮躁及来自城市的喧嚣压抑。
初春,采茶的农妇戴着斗篷披着雨衣穿梭在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龙井茶园间,又是一幅幅水墨画映入眼帘。看着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此刻好想做个有土地的农民。回到过去那慢慢的生活节奏里,慢慢的生活……过着平淡的烟火小日子。都市的节奏步伐让人疲惫不堪,人们总想逃离都市来这儿小歇。
春日的野菜,总是那么独特美味,水芹、竹笋、香椿、野蕨、马兰头、荠菜、茴香、蒲公英、槐花、榆钱叶子……光想着口水直流。对于忠爱美食的我诱惑满满,手巧的人总是可以变着法儿的用它们做出各种美食供我们解馋。
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心才能感受更多的美好时光。
每日站在窗边或躺着就可以看到远处连绵山脉,有时晴天山上的绿植映入眼帘一清二楚;有时阴雨绵绵,山体被浓浓的忧伤大雾包裹的严严实实。像仙境又像陷阱充斥着致命的诱惑。我喜欢看这片景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洗礼,让生活多了番打发枯燥无聊的乐趣滋味。
怀念小时候和表哥跑到田地间随手摘青瓜、番茄、辣椒吃的童趣日子,简单自在!老了要是有块田地给我种种,也是极其幸福快乐。
脑子总是会闪现,我想要怎样的生活?这些年里有些时候自己很清楚,有时候随着心境而变化,或不知道。就像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伴侣一样,各种类型的男性都有其优点,而往往我们都想要更多(关键所有优点不会在同一种类型人身上),我们不能拥有两个及以上伴侣,所以我们得衡量步入婚姻中我们内核需要的更多的是哪个点。有人选择物质,有人选择外表,有人选择才华出众,有人追求精神契合,有人糊里糊涂就有了关系也不知道自己需求,有人坚定认为自己选对了后面又发现不对,生活充满了多样化及变化。不管选择什么,都会有不快乐不满足。
每次,当心静下来生活,就易看清自我,自然就知道什么适合自己,自己需要什么。而年轻人怎会保持心态平和?结合关系即是供需关系,自己又可以给予他人什么?需求是否能有达到对等呢?所以,谈恋爱和婚姻关系真是头疼的话题。
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而大多数人“长期悲观、短期乐观、当下痛苦”的模式生活。我也是在慢慢修炼愚昧无知的自己,希望生活多点内心宁静,少点悲观烦恼。
铛铛铛,今天就写这些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