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旧书店文摘
范兆飞(中山大学历史教授):
中古时期的正史列传经常溯及高祖以内具有血缘关系的真实祖先,而碑志则攀附人为构造、乱中有序的虚拟祖先。
魏晋史籍关于太原郭氏的祖先记忆,通常仅追溯两三代人。北朝郭氏墓志开始将谱系向前延伸,司徒郭丹、名士郭泰等名流成为祖先记忆的对象,隋唐时期郭氏追祖的触角不仅纵向延伸,还横向扩充,郭巨、郭汲、郭隗等与太原郭氏无涉的同姓人物,都被纳入追祖对象,魏晋太原郭氏的主轴人物郭淮、郭配兄弟反而“门庭冷落”,后世追认祖先者仅有两例。
饶为有趣的是,唐代郭子仪家族塑造的远祖汉冯翊太守郭孟儒,子虚乌有,但郭氏家族将之视作排他性资源进行垄断。若说太原王氏建构谱系的特征主要是“层累”,郭氏建构谱系的特征就是“虚实相杂”。冯翊太守郭孟儒虽然出自虚构,但也颇有“始迁祖”的意味,反映了太原郭氏部分房支迁往关中并定居下来的历史事实。
郭氏家族 谱牒 族谱
安徽淮南高先生旧书店文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