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llo,小弹簧发布时间: 2024-12-21 23:30:44 浏览:7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这是在我的购物车存了一年多的一本书。因为凑单,前段时间终于买下了。 所以世间万物其实都是有自己的路数,该什么时候来,绝不会早一分,也不会晚一分。 我不太喜欢民国历史,也不喜欢那些揪心挠肝的谍战传奇,但是我喜欢民国时期文人间的逸闻趣事,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粗布细绸,粉色油光,芳心似火,纸上练兵,那真是一个才情澎湃又透着一股单纯憨直的时代。当然,也是巨贾和望族没落前最后的烈火烹油的腐朽时代。 高诵芬女士的家族是江南的名门。在西湖边有很多产业,宅院都修建得极为壮观但并不住。我猛然想起去西溪湿地的时候在湿地深处有个什么庄园,貌似也是她家的吧?大家族不只堆金叠玉,礼法礼数也是十分严苛,开篇就是新年的习俗,比如初一早上起来还没说话就要被用人塞一嘴橘子和荔枝,寓意吉利。高女士出嫁时用的桂花糖用料和做法极其考究,单这一项就做了4年,且每个节气都不能闲着,全手工,最终做了96000颗,吃了20年还没吃完。 身处世家望族自然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怎么折腾都不为过。但想必他们会比平头百姓更害怕失去吧,因为太“有”了,浮华似梦,奢靡到不真实,奢靡到失去了生活本来的期待和渴求。比如用十几只鸡煨茄鲞的贾家,元宵节猜个关于炮仗的灯谜,贾母都是要心惊肉跳当场陷入沉思的。 高家最终怎么破灭的,据说是跟战争有关。我还没读到。高女士文字细腻平和,娓娓道来,让我一门心思扎在杭州旧俗里,单是清明节上坟的流程我就读了好几遍。“坟亲”,多么可笑又可靠的称呼。 从清末到民国,到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再到移居海外,高女士把一生的记忆都留在这本书里。所以人何以渺小?尽管曾锦衣玉食,也曾被迫勤俭度日,但人和家族的命运,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朵浪花,那些当正经日子严严谨谨耐心度过的时光,终是沦为了谈资。 #读书记录



评论:
没有特别的: 厉害
相由心生: 还是这么有深度有温度
作者: [小害羞][小害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