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内耗‼️
其实大家的婚姻都一样烂❗️
好像在步入中年后对婚姻烂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了,不烂反而有些不正常了。
不过就是各家有各家的烂法,烂得没有标准,烂得参差不齐。
有些是伴侣偏离了轨道还在熬着;有些是已分房、分居多年,为了孩子在凑合;有些为了家务事,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
有些婚姻已经烂得透透的,只不过为了维系已婚人士的社会身份,不被亲朋好友垢病,有些是妥妥的过成了一个屋檐下的兄弟。
婚姻只不过是,有些还有经济价值、繁衍价值、陪伴价值,有些只是为了维系一个社会身份,但是爱嘛!还真的是不多了,有些根本就没有。
能不被消耗、还能全乎的活着,没缺胳膊少腿,身体健康、每天开心的活着都已经是烧高香了。大多数人的婚姻共性,就是还没离。
以前闺蜜聚在一起,还会吐槽各家的一地鸡毛,情绪上被共情后,继续回去过,做婚姻中的女超人。
后面就变成了,彼此之间不再吐槽,各家就那点烂事,没什么新鲜的,知道还没离,各家也没好到哪里去,然后一笑了之。继续这么没皮没脸的过着。
好像婚姻幸不幸福都已经不重要了,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学会了强大自己的内心、爱自己、自己寻找乐子。不然能怎么样?
中年女性的自我进化就是从接受自己不被爱到自爱的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
1、接受父母并没有那么爱你
年轻的时候明明父母的婚姻不幸福,但父母还是把你推入婚姻,以为你好为名,甚至出嫁的时候跟女婿说:你终于娶走了我家女儿。
你以为你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后面你慢慢的发现只是在走父母的老路罢了!
父母没办法让你去做一个自由的人,让你自由的选择是否结婚。那个时候,结婚似乎就成了父母的KPI,这辈子一定要完成的,你结了他们就安心了,他们的人生任务就完成了。
所以我看《剩者为王》 为金士杰老师的演技,也为那段独白落泪,那是我梦寐以求的父亲,那是我不曾拥有过的温暖和理解。
大概只有经历过婚姻的女人才知道,婚姻并不是女性最终的归宿,一个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内心富足的自己才是。
2、接受伴侣不爱你,他看中的只是你身上的价值或许年轻的时候还相信世间是有爱的,还幻想着爱情。
现在,谁跟我提爱情,我就跟谁急,跟中年妇女谈爱情,切!这是考验中年妇女的智商,看不起谁呢?
什么节日的浪漫、仪式感,安抚你的小情绪,偶尔给你制造惊喜,想啥呢?鱼儿都上钩了,谁还会再投饵,连装也懒得装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人婚前一个样,婚后一个样。
能在婚姻中创造经济价值的女性,你还能咖啡自由、买衣服自由,不能在婚姻中创造经济价值的女人,吃个雪糕,买件平价的衣服都会被垢病,你不贤惠、不会持家。
男人希望你最好是:只干活、不消费、懂事听话、还要捧着他,带给他无尽的快乐!
至于你嘛!你的感受怎么样?开不开心,付出了多少,他根本不关心,只要你不找事,你还能一起养娃、还能做家务、管家,处理家里各种鸡零狗碎的事情,他就能高枕无忧的,躺着享受婚姻的红利。
偶尔高兴了,有生理需要了,还能主动献身一下,给你点甜头,其他的嘛!别多想了。
3、接受孩子不那么爱你
中年女性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娘家不待见,老公不爱你,你付出生命换来的孩子,还有可能跟你不亲近。
你以为婚姻中至少孩子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可现实是,孩子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爱你。
也许小的时候,孩子会跟你很亲近,离不开你,但慢慢大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像男人一样,不但看不见你的付出,理解不了你的辛苦,只看见了你的情绪不稳定,你是个坏人。
爸爸情绪稳定,爸爸给他无限的包容,爸爸能跟他玩在一起。
实际上,爸爸的时间花在了手机上、蹲在厕所里、花在了工作上,偶尔参与一下育儿,呈现的都是爸爸最美最好的样子,所以孩子记住了这短暂的美好。
而妈妈需要做家务、辅导作业、管家、工作、处理与孩子有关的大小事务,孩子见过了妈妈各种样的情绪状态,看见了一个更加多样、丰富的妈妈。
但孩子无法理解妈妈为什么这样?偶尔崩溃、偶尔愤怒、偶尔EMO、偶尔松弛、偶尔焦虑…
既爱又怕,想靠近又有些担忧。
任何的关系处久了都会出现一些小摩擦,处得少摩擦自然就少。
4、接受不被爱,而后自爱
在此之前,我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休息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件很可耻的事,内心的OS就是,你是一个妈妈,你是一个妻子,事情都没干完,怎么有资格休息。
直到明白了其实没有人会关心你的感受,除了自己。
中年女性的觉醒,大概就是对所有的关系失望,然后不再执着于被爱,不再执着于在各种角色中寻求认可,把关注点拉回到自己的身上,学会爱自己,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价值。当不再把期待放在各种关系上,然后也没有那么失望,自然而然就能接受婚姻的烂了。
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兜里有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