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境然老师发布时间: 2022-01-02 13:52:07 浏览:2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再谈“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可能是很多读书无用论,心理咨询无用论的支持者的重要论据。但为何过不好这一生,孔夫子在《论语》开篇第一句就告诉了大家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之所以过不好。是因为他们只是在“学”,而没有在“习”,学只是明白知识,习是说要不断应用、尝试、践行。 《礼记》中写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也是学习的几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重要的是“笃行之”。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讲的也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道仅仅是行动达成目标的开始,而达成一个目标,做成一件事,是因为通过践行你真正的知道了。 所以,做到终身学习、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这一生还是可以过的好的! ——境然老师#论语 #知行合一 #ssr计划 #独立书店人

评论:
作者: 当然,这些话说的也有点绝对。孔子、王阳明他们不知道有抑郁症。我推测古代人是鲜有抑郁症的,因为古人生存条件差,能活着吃饱饭就是他们生活的意义。 而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不“行”(行动、践行),确实是因为脑神经系统的影响,丧失了行动的动力了。
作者: 这也就是心理咨询要规范设置,一般一周一次。才能起作用的原因。咨询师需要鼓励支持引导来访者用新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回到关系中去体验去矫正,一周后下一次咨询再反馈、调整,然后再回到生活工作中去践行。
作者: 再调侃的解释一句:知道却做不到,那真不如不知道。否则反而更焦虑。做个2B青年欢乐多,难道不香吗?[捂脸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