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只有对于精神贫瘠,内在空虚的人来说才是奢侈品。才会物质化的,资源化的,功利化的去认识它。
因为它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正面形容的事物,同时它往往是人成长的契机。所以当人们形容爱情的时候只能用反面来形容:当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分开的时候,这一刻以及此后的时时刻刻,你明白你孤独了,这就是爱情。
以上是王德峰老师说的。但我无比的认同。爱情是将一个人最激烈的客体关系,最激烈的内在向外的延伸,最激烈的和这个世界的冲突。因而爱情是美妙的,浪漫的,也是可怕的。爱情的发生在精神的世界中而非是世俗的领悟,它的前提首先是精神性的,其次是自恋性的,最后才是物质性的或者说生物性的。爱情的发生首先意味着你对世界的一种新的憧憬,新的想象,新的期待,然后是将自身置于这种想象这种期待这种憧憬中,最后是在现实里去完成实践。
而爱情概念的破产恰恰就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破产——我们就急于在现世里找到确认。急于拥有某种确定的,实在的,具体的,物质性的事物给予保证——因为精神的匮乏而导致我们无法享受爱情带来的精神享受,如古希腊是的悲剧精神,如莎士比亚式的悲剧精神,那些在悲剧中感召人类在渺小中的伟大。我们无法接受爱而不得的悲伤,而恰恰是悲伤和不断的告别,给予人类前行的力量,从稚嫩迷惑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