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还记得第一次的时候,自己就很喜欢孟烦了这个角色,哪怕弹幕中有不少中伤,却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总感觉自己与他很相似,喜欢没有缘由的去思考,也以为只要思考了就能了却许多烦恼。 这一次,我发现自己喜欢的并非这个人物形象,而是一种思想的忧虑。正如剧中呈现,想的越多,不意味着烦恼变少,有时更是一种忧虑的自生产。但也正如龙文章所说,人酷爱安逸。我想是的,这比人寻求确定性更为恰当。因为人也会想在舒适圈里,寻找不确定性,以图新鲜感。所以,想的多的人,大多只会活的更拧巴,就像孟烦了一样,亲手将相爱的小醉推向张立宪,我想这也是我在那种情境中会做出来的事情。 但我却能感受到,自己不如孟烦了,心里只要装上一点事儿,就会睡眠不安。可值得庆幸的是,剧中的孟烦了是独一份,可我在现代社会却成了一部分人的通病。 谁不愤世嫉俗? 谁又没有情绪压抑带来的自我否定? 更庆幸的是,我的世界没有龙文章,依靠的只有自己。我的世界也找不到信仰,后现代失去了任何大写的东西。 是啊,就像赫斯的行动哲学,就像费尔巴哈大写的人,我不过是陷入了行动的瘫痪与语言的狂欢之中,本质仍是唯心而已。 是的,我爱这种被思想奠基的怯懦与脆弱,我迟早会死在这上面的。
第二次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还记得第一次的时候,自己就很喜欢孟烦了这个角色,哪怕弹幕中有不少中伤,却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总感觉自己与他很相似,喜欢没有缘由的去思考,也以为只要思考了就能了却许多烦恼。 这一次,我发现自己喜欢的并非这个人物形象,而是一种思想的忧虑。正如剧中呈现,想的越多,不意味着烦恼变少,有时更是一种忧虑的自生产。但也正如龙文章所说,人酷爱安逸。我想是的,这比人寻求确定性更为恰当。因为人也会想在舒适圈里,寻找不确定性,以图新鲜感。所以,想的多的人,大多只会活的更拧巴,就像孟烦了一样,亲手将相爱的小醉推向张立宪,我想这也是我在那种情境中会做出来的事情。 但我却能感受到,自己不如孟烦了,心里只要装上一点事儿,就会睡眠不安。可值得庆幸的是,剧中的孟烦了是独一份,可我在现代社会却成了一部分人的通病。 谁不愤世嫉俗? 谁又没有情绪压抑带来的自我否定? 更庆幸的是,我的世界没有龙文章,依靠的只有自己。我的世界也找不到信仰,后现代失去了任何大写的东西。 是啊,就像赫斯的行动哲学,就像费尔巴哈大写的人,我不过是陷入了行动的瘫痪与语言的狂欢之中,本质仍是唯心而已。 是的,我爱这种被思想奠基的怯懦与脆弱,我迟早会死在这上面的。
周末与风(疯)行! 江太医之前一直建议我看《我的团长我的团》。 一听是战争剧,我内心疯狂“达咩”,毕竟我对战争片的兴趣就像冰箱里的WiFi——主打一个不存在,所以压根儿也没当回事儿! 可江太医一再推荐,心想这剧应该能治我的病,而且本宫也想和江太医在精神上保持同步,深入探讨他的脑回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打开爱奇艺开启了《本宫的军旅生涯》 刚看到集数的时候,我直接瞳孔地震,坏消息是四十多集啊!这是要“肝”到天荒地老啊!好消息是男一男二男三都是我的菜,妥妥的叔圈天团。 忍了,这波剧追的不亏,江太医是懂我的。我宣布我正式成为这部剧的野生代言人!
我的团长我的团,其实已经看过很多遍了 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现在又看,又有不一样的感受 1,虞啸卿的出场和龙文章的出场就大概说明了这部剧要表达的核心的思想 2,在第一集中,郝兽医和小太爷的对话,其实是本剧的一条暗线,特别是郝兽医的台词从侧面表明了本剧的思想路线 3,虞啸卿和龙文章是代表着两个方面,但是都缺一不可,如果说实在是可以拿掉一个,被拿掉的就应是虞啸卿。很多人拿这部剧去说明和佐证一些歪曲言论,其实完全没有依据,也根本站不住脚。
经典回顾 《我的团长我的团》 希望能收获到新的知识 是真的很喜欢段奕宏这位大叔😆


怎么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



他早看见我了,却好像一副刚看见的样子:“回来了?你妈一天倒跟我念你七八十遍,还真能把个人念得回来,倒也不易。” 我只好又来一次腰痛式的大躬:“军务繁忙,劳您二老费心了。” 我父亲:“我没费心。是你母亲费心。” …… 我父亲:“伤好得怎么样了?——这倒不是我要问的,是你母亲问的。”
睡不着,没什么电视看,再刷一遍

风雨雄关路,丹心映河山 谢谢你们记得中国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