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神病人,有什么好怕的
一个精神病人,有什么好怕的
为啥精神病人都活力满满的,全身使不完的牛劲,比如那个滕顺强。
正常人被抓进精神病院要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呢?
苦难从来就不是什么正能量的东西 千万不要感谢苦难 你最应该感谢的 是走出苦难后浴火重生的自己

每当午夜降临,进入抑云,闭上双眼,便开始犯病。。。

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她是病人她是病人她是病人!!!!!!!忍住忍住忍住[祈祷][祈祷][祈祷]冷静冷静冷静冷静!!!!!!
想记录一个多重人格的妹妹,她有四个人格 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第一个遇到的真实的多重人格的人。我见证了她人格转换的过程,每个人格有不同的字迹,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神态和性格,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性别 真的特别特别特别的奇妙 发现她的多重人格其实是一个特别的契机,我吃饭的时候和她坐在同一桌,她有一本日记本,特别的是,她是按照时间而不是日期来写日记的,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写上一段话,并且会在最后标注时间,我们关系很好之后,她曾经和我分享了她的日记本 她的日记本上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字迹,一个是龙飞凤舞的大字,看起来很大气很有魄力,一个是清秀的小字,一笔一划很清晰工整,最后一个是略微有一些连笔的行楷小字,有一点类似奶酪体。 并且写三种字迹的口吻也完全不同,龙飞凤舞记录的内容像一个中二少年,类似于,“我终于出来啦!今天好无聊呀!我解放啦!”之类的话,会使用很多的感叹号 清秀小字的口吻很像一个小妹妹,类似于“今天医生告诉我……我有一点难过,其实我不想这样的,我想……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会用很多的省略号和问号 奶酪体的口吻是最成熟的并且有点像心灵鸡汤,会记录今天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进行自我安慰,类似于“今天我产生了手抖,幻听,解离等症状,大概持续了多久,医生给我调药了,有所好转,我一直在进步,要加油”之类的话,不会加什么标点符号 我亲眼看到她写出了三种不同的字体个内容,想到了从前看到的一本书,叫24个比利,是介绍比利有24个人格。 看来,她身体里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灵魂吧 这是我最早的发现,有关于她的字迹。后来还有很多有关她表现出的不同的神态,行为,说话的语气声音,口味爱好等等等等,之后会慢慢分享和记录 不是杜撰的,都是亲眼所见,最后也从她的心理医生那里得知,她确实是多重人格分裂的。只是分享和记录而已。
精神病院:允许一切发生。|||世界上最包容的地方可能就是精神病院, 最近看到一位精神科医生写的寻找百忧解一书,如同在看虐文,不同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对于精神疾病的神秘化趋势,寻找百忧解是直接还原了最真实的精神科,直白又虐心。 这是精神科医生陈百优的真实诊疗手记。书里记录了一位老人持续60年的自杀计划,也记录了一位语言衰退封闭的小女孩被同屋另一个躁狂患者的症状治愈的神奇经历。 对于精神疾病,物理意义上的治愈远远不够。报纸性的环境,开放接纳的态度,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比起药物本身有着更加重要的疗愈作用。 我们允许他们歇斯底里,允许他们突如其来的悲伤,这些充满海涵的态度本身就会给予对方力量。 其实不止对于精神病患,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真正的百忧解就是允许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