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三学术打工人の黑色幽默】申博上岸后,我成了导师们的散装劳动力 曾经以为申博成功=硕士躺平,现在: 硕士导师:“实证结果再跑5个稳健性检验!” 博士导师:“下周一前交三篇文献精读框架!” 而我:🫠(裂开) 当代学术牛马の日常: ◾️ 左手STATA右手Python,中间Excel卡崩第8次 ◾️ 给导师A交农村金融DID模型,给导师B改数字经济PPT ◾️ 微信里《硕士论文冲刺群》和《博士预备役鞭策群》同时@全体成员 ◾️ 做梦都是“内生性问题未解决”被吓醒,发现导师凌晨三点邮件催进度 学术乙方的致命手滑: ▫️ 把博导备注成"金主爸爸",组会时差点当面脱口而出 ▫️ 电脑分屏:左屏案例访谈逐字稿 / 右屏文献综述,中间偷偷挂着B站财经up主假装在学习 苟命指南(学术牛马特供版): 🔸 咖啡续命时默念:显著性水平就是人生置信区间 🔸 把导师们的需求编成甘特图,在空隙里见缝插针点奶茶 🔸 用《咸鱼翻身理论》自我催眠:现在被push的变量终将成就毕业时的稳健结果 路过的友军请告诉我—— 这个既要当 “PPT纺织女工” 又要做 “模型裁缝”的 “学术散装劳动力” 如何幸福的度过硕士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蹲个难友互捞,推荐护肝片/实证分析神器/不被导师发现的摸鱼话术🙇♀️)
【研三学术打工人の黑色幽默】申博上岸后,我成了导师们的散装劳动力 曾经以为申博成功=硕士躺平,现在: 硕士导师:“实证结果再跑5个稳健性检验!” 博士导师:“下周一前交三篇文献精读框架!” 而我:🫠(裂开) 当代学术牛马の日常: ◾️ 左手STATA右手Python,中间Excel卡崩第8次 ◾️ 给导师A交农村金融DID模型,给导师B改数字经济PPT ◾️ 微信里《硕士论文冲刺群》和《博士预备役鞭策群》同时@全体成员 ◾️ 做梦都是“内生性问题未解决”被吓醒,发现导师凌晨三点邮件催进度 学术乙方的致命手滑: ▫️ 把博导备注成"金主爸爸",组会时差点当面脱口而出 ▫️ 电脑分屏:左屏案例访谈逐字稿 / 右屏文献综述,中间偷偷挂着B站财经up主假装在学习 苟命指南(学术牛马特供版): 🔸 咖啡续命时默念:显著性水平就是人生置信区间 🔸 把导师们的需求编成甘特图,在空隙里见缝插针点奶茶 🔸 用《咸鱼翻身理论》自我催眠:现在被push的变量终将成就毕业时的稳健结果 路过的友军请告诉我—— 这个既要当 “PPT纺织女工” 又要做 “模型裁缝”的 “学术散装劳动力” 如何幸福的度过硕士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蹲个难友互捞,推荐护肝片/实证分析神器/不被导师发现的摸鱼话术🙇♀️)
最近这两周天天跑cvc做实验 附近全是理工科的学院 这个气质才符合我啊,务实实在,脚踏实地! 而不是在这搞什么经济营销! 真后悔啊,当初分科选错了,浪费10年的时间!


一直觉得,搞科研的人特别可爱。。。 如果🈶做科研,或者写论文的朋友想聊聊可以。 我可能不是很懂,但是,我愿意倾听。或许能碰撞出点灵感的火花也说不定[抠鼻]
本子终于改完了 项目书基本完善好了 活页复制粘贴一下即可 脑力劳动 真的比体力劳动难搞 休息五分钟 继续整活页 整完我要睡上半小时 感觉脑子已经坏掉了

每次都有一种想法就是在一个舒服的农村自己钻心搞科研,安安静静的,很舒服
曾经以为学术圈多么纯粹呢,所以选择了科研这条路,结果很快就发现这个圈子我把持不住,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当个技术员吧,偶尔当当学术蝗虫,不去和他们掺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