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观音庵 #徽式建筑 #合肥三件套 #合肥美术馆 #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阅读更多


用户:昨夜雨疏风骤
    #合柴1972 #安徽博物院 出差路过合肥,半天时间逛了博物院,去了合柴1972,酒店边上的逍遥津公园和淮海路步行街却没去,希望下次有搭子一块逛! >>阅读更多


用户:重置生活
    一座城市的崛起,可能真的依托人的重要性 徽商崛起,是明朝建立最典型的特征 商业带动形形色色的发展,从历史,建筑,人文,艺术。直白点,有了货币流通,所有流通都顺理成章。 都说现在的合肥没有特色,因为特色的安徽在历史上已经浓墨重彩过了! #安徽博物院 >>阅读更多


用户:觉生知
    安徽博物院重器#安徽博物院#国宝不愧是国宝 #玉器 #青铜器 #徽文化 >>阅读更多


用户:多云转晴
    其实合肥还是有的逛的嘛,之前有段时间以为合肥是旅游荒漠,要不是只有一天的游玩时间还想再待几天呢。 1⃣️合柴1972 来之前就听说是旧监狱改造而来,早上先是在外围逛了一圈(热化了!),确实有的地方还保留着监区的样子,但是如果不跟他说这是监狱改造的一般也不会特别注意到吧(我的意思是改造的挺好的!),外围感觉还是有几个地方挺出片的,就是这回没有朋友跟我一起来互相拍照就有点可惜。最后才去的家电故事馆, 里面设计好用心,超惊喜(虽然福州的M17也是按这样设计的,但是感觉里面现在好冷清[捂脸哭])。里面有几家文创店和小吃,还有个画人像漫画的大叔,感觉挺有意思的,找他画了一张肖像画哈哈。推荐第一次来合肥的朋友可以过来逛一逛! 2⃣️安徽省博物院 不用预约,可以直接进,周末去看博物馆的人还挺多的,旁边有个地质馆,今天时间比较紧张就没去。博物馆第一层是吃饭的,第二层大概是讲石器时代先祖的(出口处有文创店,可以买卡通纪念品),第三层是讲战国时代到东汉魏晋那段时间的安徽地方历史(有卖文创印章和明信片,买了本子可以盖章),第四层和第五层有讲各类的徽派建筑,建议直接从上往下逛。 3⃣️逍遥津公园 就是市民公园+游乐园,可以进来放松放松,个人感觉可来可不来。 4⃣️淮河路步行街 特色的饮食在这附近基本都可以买得到(我在这里买了鸭油烧饼+卡旺卡+詹记桃酥),这里离逍遥津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今天下午天气好热,步行街中间有几个旁边行道树的座椅挡了一下太阳才没有那么难受。两边好多卖黄金的[捂脸哭],本来想去李鸿章故居但是因为在装修没有去成,明教寺也在附近,可以画10块钱买门票进入哦。 5⃣️罍街 因为是下午去的,所以路上都没啥人,但是这样拍照也挺好的没有啥人乱入。今天路上司机师傅说没啥逛的,一直在犹豫去不去,但是还是去了,一下车就看到有新人在拍婚纱照(祝福祝福999),逛了一圈发现有的地方也挺出片的,下次争取拉个人一起来玩几天晚上过来吃吃玩玩。 ps.这次徽园、包公园没有去成有点可惜,下次有机会再来看看好了。 #合肥旅游 #特种兵式旅游 #合柴1972 #淮河路步行街 #安徽博物院 #罍街 >>阅读更多


用户:在路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 这个虎踞龙盘的鼓座 有足够的气势 龙虎纹四环铜鼓座出土于安徽舒城县孔集镇九里墩窑厂的一座春秋晚期墓。 这件铜鼓座造型奇特、气势雄浑,器形为圆圈形,上沿四周运用高浮雕的手法塑有猛虎与游龙,形象逼真,外壁饰有四个衔环辅首,器身布满羽翅纹。沿圈外侧的上下各有一周铭文,从铭文看,此鼓座为建鼓鼓座,是钟离公自用之器。古代建鼓功能多元化,既可用作宴乐礼仪场合的乐鼓,也可用作战场上指挥信号的战鼓。 #看展#博物馆#安徽博物院 >>阅读更多


用户:在路上
    博物馆里的东西,总因"博"而精炼,对于储备不足的人,只有通过里边的只言片语,按图索骥,去寻找背后的知识。 宣纸之九岭十三坑 小岭村位于丁家桥镇北部,介于云岭镇和泾川镇之间,境内山峦叠嶂,山坳众多,清潭遍地,山环水绕,溪水潺潺,有“九岭十三坑”之称。 清乾隆年间修订的《小岭曹氏族谱》序言:“宋末争攘之际,峰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天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小岭曹氏始祖曹大三来到小岭后,继承、改良前人的造纸技艺,经过反复实践生产出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软坚韧的好纸,使宣纸闻名天下。曹大三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宣纸生产人,在中国宣纸发展史上属于里程碑式的人物。 曹氏在传承宣纸制作技艺的过程中博采众家所长,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一是经过反复试验,到元朝末年用本地盛产的青檀树皮制浆获得成功,替代了价格昂贵且日见稀少的楮树皮。明朝初年,掺进了沙田稻草。皮浆、草浆结合,使宣纸既有绵韧性又有很好的润墨性。二是研究开发新产品。在生产玉版、罗纹、连四等宣纸名品的基础上,明朝中期研发了专供皇宫内庭使用的巨幅宣纸“露皇宣”(丈六)、“白鹿宣”(丈二)。 #SoulReal知识 #知识分享官 #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 >>阅读更多


用户:Andy
    徽商发明的防伪标识!劳动人民最有智慧。#旅行 #合肥 #安徽 #书法 #安徽博物院 >>阅读更多


用户:在路上
    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带来的青铜器也不再拘束 充满了个性张扬 个群舒的兽首鼎 小巧别具一格 萌萌的可爱 没了狰狞 很符合吴越两国之间的地位 #看展 #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 #SoulReal旅行 >>阅读更多


用户:猪头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这三个文化被并称为“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以玉人、玉龙、玉龟、八角星纹玉版、玉占卜形器为代表的特种玉器,彰显了凌家滩先民所创造玉器文明。 玉人为男性,头戴"介"字冠,方脸,细目,胡须外撇,端正威严。玉人双腕戴满臂环,双手虔诚举于胸前,呈蹲踞姿态。同时发现的三件玉人,背面均钻有缝缀用的隧孔,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或许是举行仪式的重要法器。 #一起去逛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 #玉文化 #凌家滩文化 >>阅读更多


用户:白衣卿相
    又是看国宝的一天,安徽博物馆还是不错的,有没有人可以叫出它们的名字的?#安徽博物院 >>阅读更多


用户:输什么昵称真麻烦
    #安徽博物院 #长江 终于忙里偷闲,第二次去了安徽省博物院,专程看了最后一天展出的“共饮一江水”特展 领略了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发展特色,有幸在合肥看到了三星堆青铜人像,就是遗憾没看到戴金面具的青铜人像(据说大运会被请回成都了[捂脸哭])有机会一定去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再看看[在干嘛][在干嘛][在干嘛] >>阅读更多


用户:To be Different
    Anhui Treasures Exhibition.... #合肥 #安徽博物院 #国庆 #自学英语的大叔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