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至死是少年啊[狗子]
男人至死是少年啊[狗子]
小辰光的回忆



在儿时的记忆中,总有一些野果让我们留念,不是它有多好吃,是只因怀念内心那份情怀和记忆。如今遍山野果感慨,光时光飞逝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是个学生,曾经买了大把歌星小海报贴于手抄歌本上,然后边听磁带边看歌词。往事只能回味啊! 大张5毛钱,小张3毛钱,放学以后让我流连忘返。 在笔记本里贴上漂亮的明星照,有时候故意贴歪点显得酷,在空隙位置抄歌词,或者写几句无病呻吟的句子,显得自己有内涵。 有时候,还会有自己的歌词本,上面贴上唱歌的歌星,不过那个搜集起来更麻烦点,那时四大天王好红啊,还有小虎队,其他的当然没有现在那么容易收集齐了!收集到新的歌星喜欢跟别人炫耀一把,歌词本借给别人的时候也因为贴了那么多明星的贴纸而沾沾自喜。 记得当时很红的明星有温美玲、周慧敏等等。一大张上有很多小张的,一张张剪出来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一页贴一张,而且基本都是贴在正中间的部位。经常都是空空的笔记本还没写字就已经先贴上贴纸了。于是,一本本子中间厚厚地,自己经常没事就一个人翻着,并自得其乐。在课本封面上,里面空白的地方,也是见缝插针贴得密密麻麻的。真不知那时上课是看课本还是看贴纸了。 刘德华作为四大天王之一,备受粉丝追捧,那么他的明星贴画自然也很畅销,刘德华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角度都十分帅气,你收藏过刘德华的明星贴画吗? 年轻时候的周润发是娱乐圈中很有影响力的男神,他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自然有关于他的明星贴画不会少,但和林志颖的不同,周润发每一张照片都像是生活写实,没有摆pose,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样子很可爱。 上学的孩子把一本本笔记本贴得满满的,像赵雅芝、翁美玲、米雪、刘德华等,是那时候的最爱了。不过,要付出的“代价”是牺牲无数次的早餐和少有的零花钱。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起欣赏贴画本也是一大趣事,还经常互通有无,交换来自己喜欢的贴画,像宝贝似的视为珍品。 看到这里你的心里是否有点酸酸的,童年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梦想有理想有希望,没烦恼,可以幻想着拥有一切的美好,有梦的年纪真好!









有没有懂的朋友🤪 蒸好开盖后,迫不及待拿起来尝了个才想起拍照记录一下




大家信吗?曾经上学,200多公里路得颠十几个小时,就像图中这趟车,你有类似经历吗?
吃有吃过的吗。


《你是她的女儿吧》 小米早晨去镇上找人盘头发,今天她要在娘家婚礼。老家是山区,这些年随着土地的退耕,年轻人都出去了,读书的外出工作,读书少的去给人洗头、按脚总之都出去了。出去盘个头还是需要开车20里路。 镇上的照相馆,开了估计有10年以上了,以前她高中的时候和妹妹和父亲在哪儿拍过照片,现在的人还是那个样子 ,老板还是那个老板。不过这次盘头发的是老板娘。 盘头发毕竟还是有事儿才去,蛮周折要走那么远,老板娘难免多要多聊几句。 “你是哪儿的?”老板娘。 “柳林。”小米道。 “那是南岔的~,难怪,阿彩是你的妈妈吗?你和她真像。” 确实,小米长得像她的母亲,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肤,她们俩的各自也差不多,小米一米六八,南方的姑娘里面算高个子,她母亲也有一米六五左右。 小米想着这也是正常的搭讪,也就随口应了。 “你妈还是命苦,你们姊妹都出来了都成材了,她竟然一天福也没享受到”老板娘继续道。 这也是一句常见的感叹,小米的亲戚已经跟小米说了无数遍了,市场还要补充一句,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都是她的命不好,当然这句是为了给她父亲开脱,以免说是她父亲的责任。这句通常的感叹在今天,小米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个事实。 柳林可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的。"老板娘的手灵巧地穿梭在小米浓密的黑发间,铜色发卡随着她的动作叮叮当当响,"小米盯着镜子里自己与母亲相似的眉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裙摆上的金线绣纹"那时候追她的人可不少。 "老板娘突然压低声音,染着红蔻的指甲在小米发髻上缀了一朵塑料红花,"就对面开杂货铺的阿斌,为了她差点和家里断绝关系。阿斌他爸是供销社主任,要模样有模样,要家世有家世,可你外公愣是看不上,非把你妈嫁到你爸家去......" 梳妆台玻璃板下压着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穿的确良衬衫的少女正对着镜头笑。小米突然想起母亲曾说过,她十六岁就学会了织毛衣、腌酸菜、犁田,唯独没学会认自己的命。 "不过你妈这辈子值了!"老板娘最后用桃木梳重重地敲了敲小米的后颈,"女儿有出息,比什么都强!"老板娘继续说。今天这声音倒是不一样,可是这个日子小米确没有听下去的耐心,却也不好发作。 毕竟这时候小米还是刚毕业不久的姑娘。 后面不知道老板娘絮叨了多久,管不妈妈和不认识的那个斌叔叔的故事,小米觉得不开心,头发也觉得不太美丽。但是始终没有说什么,老板娘听说她现在是大学毕业,要了彼此的微信,可能出门有三五米,小米就删除了。 直到多年后,小米看到结婚的照片,依旧觉得发型丑,不愿意多看。 纯纯鱼冻,2025.3.30 原创小文,望大家多支持!

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甜甜的。

《月夜祖孙情》 明月高悬照野田,祖孙对坐话清欢。 轻摇蒲扇驱炎暑,慢品时光守岁安。 犬卧身旁添意趣,灯悬桌上暖心田。 瓜甜茶暖情无尽,此景长留梦里牵。
那年那月那碗

🍬 糖精水的童年回忆 🍬 马上又到五一了,喝糖精水的季节又到了,你小时候喝过糖精水吗? 我估计很多人都喝过,相当于现在可乐、雪碧…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不像现在有各式各样的饮料供孩子们喝,只能花上1毛钱去供销社或者小卖铺里买上一包糖精,弄几粒放到水里,就可以勾兑成饮料来喝。尤其到了夏季,打些井拔凉水,放点糖精,喝起来更加凉爽,非常好喝。很多孩子中午兑好糖精水,放到玻璃瓶子里,带到学校里来喝。还有就是崩爆米花的时候,必须放糖精,那时白糖是放不起的。还有那5分钱一根儿的冰棍,里面也是放的糖精。这样的故事,恐怕早已成为某些人的美好记忆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糖精水是我们创造出的甜蜜记忆。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糖精,白色透明的包装袋上印着红色的字,里面装着十几颗小糖精,一粒一粒的,充满了童年的味道。 同学们在学校里充满了神秘气氛,甚至有同学贩卖糖精,卖给那些买不起整包,中间商赚个差距。没钱的同学也可以拿东西换,可以是玩具文具,每个同学都在书包里藏了一个水瓶,瓶子不是老爹喝酒剩下的酒瓶子就是从保健站偷来的输液瓶子,还有拿自行车的气门芯当吸管用哩。 用削铅笔的小刀把瓶子盖子挖一个窟窿,然后把吸管塞进去,放上一颗糖精,有色素的可以放上各种颜色的色素冲上水,可以是热水,也可以去机井池子里灌点两岁水,等糖精化了,就可以喝了,吸一口真甜啊,有的还放上粉条,花生豆,那感觉真叫一个biubiubiu倍儿爽得劲,如贴哩呛不了! 刚开始不了解情况,一瓶水放几颗糖精,结果水是苦的,太甜了就苦了。慢慢有经验了,多少水,多大的瓶子,放几颗糖精,摸索着就知道了,有时候也会互相吸几口品尝。 尽管糖精在现在的市场上很难见到,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仍然是一种童年时代的回忆。每当提及糖精水,都会勾起人们愉快的回忆,让人们怀念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你小时候喝过糖精水吗?







今天打开我的无人机,突然翻到了前段时间在老家拍的航拍照片,心里五味杂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老家也快被煤厂拆完了,童年的小伙伴也各奔东西了。我的奶奶身体也没从前好了,爷爷的身体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最近经常在外面出差,行程比较满,很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每次回去我都是第一时间看望二老,我在二老的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孙子,每次回去都要给我做好吃的,以前想的有钱了带着他们旅游,唉,无奈,工作不稳定一直也没有机会……



下班路上,忽然闻到桐花的甜香阵阵袭来,抬头看原来是小区旁边的桐树花正在盛开,一嘟噜一嘟噜满树都是紫色的花朵。 想起小时候,每年桐树花盛开的时候,我那心灵手巧的妈妈,采摘桐花,不记得是焯水晾干,还是晒干,存放。到过年炸东西的时候,泡发,挂糊,跟鸡鱼藕片什么的,下油锅炸。 吃起来,筋道又脆,香。 那个时候,好像吃什么食物都是特别的香诶!

多莫克萨拉莫,出来吧,光能使者!童年的DNA动了!成就感满满,童年债又还了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