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还行吧[捂脸哭][捂脸哭]
感觉自己还行吧[捂脸哭][捂脸哭]
我是某平台签约作者 目前每天稿费在300-500之间 不要问我的笔名 ❗️不要问我的小说名❗️我的小说也不需要你捧场 ❗️ ⚠️如果你多次搜索我的小说 我会被判定“恶意刷浏览量” ⚠️如果你确实只搜索了一次 然后点进去随便划拉了两下 会拉低我的“完读率” ⚠️如果你随便划拉完 给我点了一个“举报” 那么不管我的作品有没有违规 平台都会降低我的推流 ❗️我不会拿自己的稿费赌一个陌生人的良心 ❤️谢谢配合❗️
要不是知道你是机器人,不然早就信了[捂脸哭][捂脸哭]


睡不着就起来码字,请叫我码字大师


咋形容呢,每每想到我的中二期曾发自内心爱过几天野岛伸司,就感觉我的潜在精神状态其实也不是非常靠谱儿……[阴险]

穷的时候总幻想自己是小说家,码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后来羡慕编辑,觉得可以看好多小作者的文,一定是一份美差。现在好了,我知道写小说大部分人实现不了自由,挣不了钱是多数了;也知道编辑不是只看看稿就行的[头大]人生盼头果然又减少了两个呢。

极限了,不能再多了! 再多手废了[感动][感动][感动]

数学老师收到会员证啦 继续努力,早日进国作协

为了更好地和同事们讨论项目的需求和功能实现,每天锻炼沟通技巧。

搞定!!!

有编辑找我了,要不要重新开始写小说呢
文字的宿命不是被印刷,而是被需要它的人捕捉 亲爱的作者朋友,我懂你摩挲着手写稿纸时的虔诚——十二年前初入行时,我也曾以为印着铅字的书脊,便是对文字最庄重的加冕礼。直到在仓库见到成吨滞销书蒙尘的瞬间,才惊觉:出版不是结局,而是与时间博弈的开始。 我是中年耿直编辑,在文字深渊里掌灯十二年,日常除了帮作者抢CIP号、和发行部“搏斗”,还有个隐藏技能:从废纸浆里打捞明珠(至今救回7部后来获奖的书稿)。 现在每天的工作是劝作者们“少走弯路”,以及偷偷在中介楼里打捞潜在“受害者”🤫 📜 先浇盆冷水清醒清醒: 数据显示,2019-2023年34.3%的新书年销量不足5本,2023年销量<10册的图书超百万种;而2024年更残酷——开卷统计显示,64.26%的新书上市半年销量不足100册,近85%的图书半年销量低于500册,仅4%能突破5000册。更扎心的是,2024年前十个月图书零售码洋同比下跌1.12%…这些数字不是墓碑,而是路标,指向更聪明的破局之道。 【文学青年生存法则】 🌌 公费出版三重窄门:比普鲁斯特的追忆更难抵达 当选题会要求你“既有博尔赫斯的哲思又要带莫言土腥味”,当市场部追问“作者抖音粉丝够买一箱书吗”… [爆炸R] 真相:公费名额≈让编辑为你赌上职业生涯 “重大社会价值”“市场潜力股”“作者自带流量”… 公费选题三座大山,新人突围概率堪比在撒哈拉找绿洲。 与其死磕——不如先学尤利西斯,在数字海洋漂流寻岸 ⛵ 自费试水请先锚定数字航道 电子书/有声书成本不到纸质1/3,审核周期快3倍——当你的文字开始在赛博空间长出藤蔓,纸质书自会循迹而来,先让文字流动起来,才是破局关键! 悄悄说:许多影视方反而爱从点击量高的数字书里淘IP! 🏆 纸质书该是你的“奖杯”,而非“敲门砖”! 🍾 纸质书该是庆功宴香槟,不是求人砍价的入场券! 👑 纸质书应是凯旋时的桂冠,而非冲锋时的铠甲! 就像博尔赫斯说“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但别忘了——他可是先让思想流动在千万人脑海,才被请进神殿。 当作品通过数字出版积累5000+忠实读者,当评论区有人催更番外,当有出版社主动找你谈分成——这时候的纸质书,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勋章。 别被“纸质情结”绑架,新媒体时代,“被看到”比“被印刷”更重要。


那些年写过的文章









有喜欢看小说的么?这个简介有探究的欲望嘛?#
签约啦!!!欢迎大家前来品尝!

找我做朋友吧, 毕竟我身边不止有帅 哥,还有个会画画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