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喝酒的人怎么解压




牛马不下班,天天上班




和“想事儿的人”一起思考 这本书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每每读到好书,总免不了从激动到茫然失措再到怅然若失。 这本书刚开始读时我就激动不已,就是那种内心的狂喜和震惊满溢以至于必须用力锤击一下桌子或者大吼一声来疏导的情绪,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推书(我的朋友圈因为熟人太多,从来不发严肃内容,以吃喝玩乐为主题)。 我说: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圈里为数不多的能一字一句读完一本书的朋友,有时候我觉得不能读书是一种深沉的悲哀,因为你感受不到和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里提炼出来的一些思想碰撞的激情四射。你想不到为什么有的人思想可以深刻到这种程度?和他们相比,我们这些人简直就像没长脑子。 刚发完没多久我就把这段删除了,因为“没长脑子”杀伤力太大,我不能打倒一片[捂脸哭],虽然倒下的包括我自己[偷笑]。 为什么激动之后是茫然失措呢,因为如果你没有读过这本书,我不知道怎样详实精准地表达我的感受,我没办法把我的“激动”传达给你。 而怅然若失是常态,因为碎片化信息侵占了所有人的时间,手机不离身的人很多,但能够坚持读完一本书的人很少。要么读不进,要么没时间。所以当我读完一本好书,就像一个人独自偷尝了大师们的思想硕果,汁水甘甜,我吃得津津有味,而你不在身边。 有时候我很羡慕我妈,因为她小学文化,从不读书,从不思考,她只是遵循世俗的观念,日复一日的干同一件事,乐在其中。她永远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尼采、弗洛伊德、萨特、伯林、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一辈子也没进行过深刻的反省和自觉,就像现实中的“西西弗斯”,然而她又不是西西弗斯,因为西西弗斯是明知人生的荒谬、人生本无意义而“荒谬地”为自己创生意义。她的人生并不荒谬,她的生活是有目标有意义的,她在讲述着她自己生命的故事,朴素的、动人的故事。她的人生是一种质朴的“岁月静好”。









刚刚在这里刷到一个souler的文章, 觉得写得还不错,点进去一看, 哇哦~是个爱写作的成功人士。 继续逛他的瞬间, 突然,我看到了“皮肤珠圆玉润”, 再回头看时,一切都成了华丽词藻的堆砌, 还不一定是正确的搭配。 一切索然无味, 赶紧退出瞬间。 我这该死的职业病! 啧,看来以后发文字要再三检查了。 不然,自己都受不了,更不要说读者了,哈哈!



身为南方胖土豆,本人1.57cm,喜欢

当遇到一个男人彻夜不回,电话不接,信息也不回的情况,或许我们可以先试着冷静下来,不要急于去判断是否该原谅。也许他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或者遭遇了一些意外情况。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他,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看看是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让我们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这个问题,相信最终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自己的独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