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文工团副主任
    临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 尝试临点小众的(原文挺长,写一小点试试),王安石不以书法著称,史载其书风“率意而作,本不求工”,其传世书迹极少(如《楞严经旨要》),连政敌苏东坡也夸赞过王安石的书法。这篇书贴整体看来很清秀,乱中有序,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说不定徽宗也受到这类风格的影响才有的瘦金体。 #书法 #王安石 #楞严 >>阅读更多


用户:馕三姐
    天籁之音背后的禅意 ——从《世界赠予我的》到王安石的禅诗 2025春晚上,王菲一曲《世界赠予我的》,被赞誉为“天籁之音,绕梁三日”。其旋律优美是毋庸置疑的,但歌词背后的意义,你真的听懂了吗? 有人说,虫鸣、雷霆、弯月、晚星……指的是王菲身边的人。然而,这样的解读显得过于狭隘,未能真正理解王菲所表达的大爱与大慈悲。虫鸣象征着寂静之声,雷霆则是喧赫之响;夜有孤月,晚有繁星。月与星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归属感。而“病”不仅仅指疾病,它可以是任何一种挫折、挑战或困境,失意等。生活中既有健康、快乐、顺遂和团聚的美好时光,也有面对病痛与挫折的艰难时刻。正如歌词中所说,“病又愈,空又满”,这正是人生周而复始、循环转化的真实写照。 整个歌词充满了对世间万象与人心禅意的深刻洞察,传递出一个核心信息:生命赐予你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学会接受。“雷霆雨露,亦是天恩”,世界赠予我们的就是一场生命的体验。 据说,原作的最后一句原本是“想一想,问自己,多打听”,后来改成了“莫打听”。一字之差,却让整首歌的意境提升了几层维度。年轻时,我们遇到问题总是喜欢询问他人来寻找答案,这是一种向外求索的方式。然而,经历生活的磨难后,才明白,成熟的人懂得向内求索,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感受生活细微处的美好,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这首治愈人心的歌曲中,可以感受到接纳、放下、慈悲、包容、修行与觉悟的力量。从王菲唱完后双手合十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与自己和解、与岁月和解、与世界和解的姿态,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经历。 由此,我想到了一首需要深刻生活阅历才能读懂的禅诗——宋代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四》: 风吹瓦堕duo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chen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e,亦有一机抽。 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qian尤。 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 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雠chou。 风吹落瓦片,砸中“我”的头,这一情景象征着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不幸或挫折。瓦片在坠落过程中也碎裂了,表明不仅“我”受到了伤害,连瓦片本身也遭受了破坏。这里强调的是因果关系:每一个行为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不仅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这句话揭示了宽容与理解的重要性,即使面对伤害,也要懂得宽恕那些无意中造成伤害的人。众生因无知而造下种种恶行,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不要过度指责与怨恨,如果能认识到因果关系,从而走上修行之路,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无论生命赐予我们什么,苦难也好,挑战也罢,都要学会接受,并从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这与王菲演绎的《世界赠予我的》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的每一份馈赠都有意义,无论是平淡,还是波澜,都是成长的契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获取多少,而在于放下多少。放下执念,接纳变化,心灵才会变得清明而自在,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以一颗宁静、感恩、坚韧且充满爱的心,去拥抱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世界赠予我的,不止王菲的歌声,还有领悟。 世界赠予你的,所有一草一木,愿你都能报之以歌;所有悲欢喜乐,愿你都能悦纳满怀;所有过往未来,愿你都能一笑泯过。 祝福你! #王菲 #世界赠予我的#王安石 #禅诗 >>阅读更多


用户:一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屋檐下经常打扫,保持干净,不长苔藓。花草树木,成行成块,精心培育,甚是好看。 一条河流,从碧绿的田野间,蜿蜒而过。两座高山,并排前来,送上自己的一身青色。#王安石 >>阅读更多


用户:君上
    #二月在Soul认识了TA #王安石 #人性 王安石在他的《知人》里写过一段妙句 白话大致的意思是: 贪婪的人,往往示人以清廉 生活比较丰富的人,常常示人以纯洁 生活中的小人就更有意思了, 他会让你觉得他很正直[呲牙笑] >>阅读更多


用户:霞彤可期
    #哲学 #历史#宋史#范仲淹#王安石 有没有懂宋史的小伙伴呀 >>阅读更多


用户:自律
    #朗诵 #每日一诗 #王安石 #叠题乌江亭 >>阅读更多


用户:小宇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想念家乡 >>阅读更多


用户:明月天涯
    岁月如歌,一路向前。 #SoulReal书法 #灵魂出逃夜 #夜已深人未眠 #王安石 #寻常岁月诗 >>阅读更多


用户:人类样本收集师
    忆荆公 雏凤鸿飞绕御前,幼麟蹇步赴溟边。 清鸣盛誉一千载,历践讥谗八百年。 制策何尝安百姓,熙宁兴寐救桑田。 从今不诵三苏句,觅索攀寻相公言。 #王安石 #熙宁变法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