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形社恐:我确实话很多、很开朗、很嘴碎、很热情。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社恐呢? 😫 可事实却是我真的很社恐。我面对人群的恐慌,面对陌生人眼睛的紧张,在台上演讲的焦虑,都是真实的。 🤫 我只能在熟悉的人面前做自己,在小范围的朋友面前表达自己。 🙅♀️ 我社恐但我不内向,我只是讨厌敏感的社交而已。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拥有适当而舒适的社交活动是每个人的需求。 💡 但是每一个个体本身对于舒适也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做自己就好









28岁月入10万刑辩女律师的人生关键词💃 👇 23岁 大学毕业 疫情 边工作边备战法考 24岁 上岸申请实习 接触自媒体 实习期创收10万+ 25岁 执业第一年 万金油律师 创收20万+ 26岁 趋向专业化 收获多个不起诉 创收30万+ 27岁 只办刑案 出来开所 创始合伙人 刑辩部主任 创收50万+ 28岁 竞选成功律协刑专委、宣联委副主任 3个月创收30万+ 但我知道人生在于体验 越是谦卑归零越能更加轻松的展翅飞翔

所有的道别里 我还是最喜欢明天见 !

我想要稳定关系 我喜欢的 能接上我话的 有意思的 不丑的 忍不住找我的 能跟我分享生活情绪的 总而言之 可以不谈 但我想要这么一个人存在 喜欢过de人如何暧昧?!我是不会

室友拍的

洗完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5分钟
生活,需要长远的清醒


又到了让人讨厌的周一,找个搭子[你好呀]

什么才是舒适的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