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清浊自命发布时间: 2025-02-14 16:34:44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修心 (摘自 正见传统文化) 千万经论,都是在讲心;万千法门,无一不修心。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善巧有顺逆,圣性无不通。如果离开了心,所谓的“修心”也就成了“盲修瞎练”。 心是修行的根本,修心必先以明心见性为期,待明心后除断习气,才是正确的修心。 我们的这颗心,从无始劫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与诸仏,本来平等。我们能看到的、能听到的,都是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的心境。圣人遇见事情,会淡定如山;凡夫遇见事,就会焦灼不安。 《金刚经》一开始,须菩提便问仏陀:“云何降伏其心?” 《楞严经》说:“狂心若歇,即是菩提”。 妄心是因为真心遇见缘而产生的,就像是海面遇见了风,于是本来平静的大海,就产生了颠倒起伏的浪。海和浪虽然心态不一样,实际上确是一回事。 我们的妄心就如同海浪,只要不管它,自然风停浪止。凡夫不懂的这个道理,一心想要铲除妄心,实则头上安头,作茧自缚。 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山、水、石头,只是看着,而不起分别评判。一切见而不见,即虽见而不起分别之见。 既然不分别,有的人会问:“我可不可以吃沙子,不吃米饭?”我们吃饭,不吃沙子,这是人的本能,这也是仏性的功德。我们吃饭不吃沙,这叫善分别,也是妙观察智。 所谓的没有分别心,是在分别中,无分别想,不去评判延伸,念念叠加,见只是见,看只是看,任由外境怎么变,我的心都是不动不摇的。 我们这颗没有评判、不思善、不思恶、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的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实在是太容易了,关键一点是如何保任住。就像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云缝里突然闪出一道光芒,很快又会被乌云覆盖住。所以,即使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还是需要时时勤拂拭。 一个人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而是想不干啥就不干啥。当善念与恶念争斗时,如果善念斗赢,即做善事为善人;恶念斗赢,即做恶事为恶人了。一个人真正的自由,一定是不被“贪嗔痴”枷锁的自由,如此方为人生的大自在。 #修行修心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