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一条评论:
说在微信聊天里搜 " 等我 " ,会收获满满的爱意。
下面回复,你试试搜 " 改天 " 。
数了数自己的,18组对话中出现过30次。
忽然就想起黄伟文的那句词,改天去巴黎,谁知改天没有巴黎。
小时候想要去见谁,会直接去对方家楼下等,会坐着绿皮火车横穿好几个城市,可长大并没有让我们学会言出必行,它把所有推迟都藏在了字里行间。
跟朋友攒了很多次聚会的约,却谁都没有机会喝上迟到自罚的三杯;
跟家人攒了很多次今年一定回,却总也抽不出时间陪父母多吃几顿饭;
跟喜欢的人攒了很多次旅行,也始终没能在太阳升起前看一回日照金山。
甚至在生活中,我们也不会一本正经地问对方改天是明天还是下周,更不会在过去一些时日之后重新提起,还约么,见一面吧。
心照不宣的 " 改天 " 似乎成了某种默认,默认在承诺的当下,准许了这种敷衍的发生,于是对方的满怀期待就在时光里慢慢消失了。
含蓄的说话艺术是为应对松散关系而存在的,它不该成为表达爱和感情的绊脚石,更不该变成没有后续的空白幻想。
一直觉得,赴约是世界上顶浪漫的事情。
每一次赴约,都离不开怀揣热情,把此前的美好描绘一一落实的心动。
你总要认真对待那些把我们牵绊在爱里的人事物,才会真的明白,什么叫值得。
所以啊,别改天了,爱就在今天。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