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理解为什么食堂比图书馆更适合社恐学习
那天,我的状态特别差。
一整天都待在图书馆,想专心看书,可是脑袋空空的,什么都吸收不进去。四周的安静让我倍感压抑,每次翻书的声音、敲键盘的声音都在我耳边回响,心里越来越焦虑。
于是我起身,离开了那片沉默的区域,走向了旁边的食堂。
.
食堂里,空气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热气腾腾的环境让人感到温暖。虽然人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有人和朋友聊着天,有人低头吃饭,还有人在匆忙间赶去上课。不同于图书馆的严肃,食堂里充满了自由的氛围。
.
我随便找了个角落坐下,四周并没有过多注意到我。人来人往,桌上的餐盘碰撞声、微弱的笑声,反而让我觉得轻松。没有人盯着我看,也没有不必要的社交压力,我可以完全放松自己。
.
突然间,我明白了,食堂给我的,是不需要表现、无需担心他人眼光的空间。它不像图书馆那样要求你一刻不松懈地专注,它允许你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节奏。
.
而图书馆,每一个小动作都可能被放大,每一个眼神都像是在审视,仿佛每个安静的瞬间都被赋予了过多的意义。那种“不可打扰”的氛围反而让我焦虑,仿佛每一秒都在与自己较劲。
.
食堂,给了我一种“我可以选择”的自在。在这里,没有“必须做到”的强迫感,只有“随心所欲”的放松。它没有那么多束缚,它像是一个缓解压力的地方,是我可以暂时逃离紧张情绪的港湾。
.
每当我焦虑不安时,食堂成了我最想去的地方。因为它允许我不必社交、不必表现,只需要吃饭、看窗外,和自己平静相处。
评论:
槲寄生: 你真的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