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都在太湖周边转,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内心升起无比敬仰,致敬我们的吴地先贤二千多年以来的太湖治理史。所“苏湖足,天下熟!”,江南的地理范围一直饱受争议,我更认同杭嘉湖、苏锡常和上海的吴语太湖片区才算,好像环太湖周边的地域人文连结更为紧密。
太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湖,太湖的治理,实际上时间点上溯自上古大禹治水时已经开始,春秋吴国及后续祖上春申君曾开浚蠡渎、胥浦、黄浦三江,开挖“十三浦”。秦汉时期,沿湖低田开始筑堤圈圩,沿江高地逐渐引用江水,洮滆平原陆续兴筑陂塘。
三国续有屯田,南北朝时,西部金坛以东修筑了单塘、吴塘、南北谢塘等较大塘堰。东部常熟“高乡滨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溉,而旱无忧”。隋唐年间,润州(镇江)、常州、苏州都有灌溉排水工程。唐元和八年(813年),“在常州西开孟渎,北通长江、南接运河,长41里,引江水溉田四千顷,并以通漕”。
唐元和二年开挖元和塘,自苏州至常熟九十华里,导塘西高水入运;元和五年始筑吴江塘路,与古塘岸相接,有利于陆路通行和低田开发。太和年间(827~835年),浚盐铁塘,两岸开挖塘浦,广筑堰闸斗门,拦水于岗身之东灌溉高田。唐末,吴淞江北已有规格成片的塘浦圩田,加之龙骨水车逐渐普及,旱涝不及。
吴越王时期,巩固完善塘浦圩田,续浚海虞二十四浦,一河一浦皆置堰闸,出现了“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岁多丰稔”的景象。北宋初年,一度毁闸废堰旱涝加剧。宋时范仲淹督浚白茆、福山、浒浦、七丫等大浦,以利引排。庆历二年,开常州通江各港,灌田万顷,熙宁年间推行农田水利法,灌排工程得以恢复。
吴越王时期,巩固完善塘浦圩田系统,并在吴淞江北浚青阳港及入江港浦,江南浚急水港、小官浦。北宋初期,吴淞江开始淤塞,东南排水渐堵,太湖洪水经阳澄、淀泖腹部农田弥漫盈溢,然后入海;加之大面积拓垦荒地、围垦造田而阻塞水路,塘浦大圩逐步分化为浜泾小圩,洪涝灾害日趋频繁。此后,虽多次裁治吴淞江,拓浚通江港浦、沿湖娄渎,洪涝出路仍每况愈下。
北宋至和二年开挖至和塘,导阳澄湖水入吴淞江。明永乐元年实施“掣淞入浏”,开范家浜,浏河一度成为排水干河;不到半个世纪,范家浜又冲深扩大为黄浦江,洪涝出路有所缓解。明清两代,多次浚治白茆、浒浦、七浦、浏河等入江三十六浦,巩固小圩体系,开挖圩内河网。
整个1950、1960年代,国家在太湖天然湖荡的基础上开挖了望虞河、太浦河等通达江海工程,并基本形成沟通太湖和长江的流域性骨干河道。之后,国务院批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河工程,成立水利部下属的专门的太湖流域管委会,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工程主要任务为排洪、除涝和航运,太湖流域的水患治理终于走上科学规范管理的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