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黄爱钧

    醉美吴语!苏州话是吴语太湖片的代表性语音,在苏州生活,说苏州话是自然而然的习惯,乡音无改。只是我们的下一代基本上都讲普通话了。每每听到有一行北方人赞许这一声嗲嗲的吴侬软语,脸上总会漾起自豪笑意。“醉里吴音媚”,风光如画的姑苏城,或许只有这醉人的吴音,方能与之相配。“苏州闲话”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发音有腔有调,软糯圆润,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尤其女子说来更为悦耳动听。 小时候常有“栀子花哎,白兰花,阿要买朵白兰花…”、“桂花赤豆汤”、“赤豆棒冰,奶油雪糕”之类的叫卖声穿过长窄的弄堂,光听了这甜糯婉转的声音,已让人酥到了心里。苏州话天生带着儒雅的书卷气,就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偶尔夹带点官白与文言文,又富含古老的勾吴遗韵,一如一阙吴歌,又如一曲评弹。 比如吴语里要称赞某物,总会说上:“哉”,古人说“不亦快哉”,或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之”,一个“哉”字道尽了多少难以名状的赞叹兴奋与感慨!苏州人看见下雨下雪,叫“落雨”、“落雪”,一个“落”字便生动诗意了许多,或缓或急,或疏或密,也就无意间织就了江南烟雨意境。 二千五百余年,苏州人依旧世代沿袭着这不老的音韵,让“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气息多了一份生动鲜活的乐感。比如乡下一带称呼小姑娘有叫“小细娘”,也有“小娘鱼”的,叫孩子叫“囡囡”,称小姑姑叫“小娘娘”,这些平时听量不足为奇,但变成文字落到纸上,似乎便成了戏文里的称呼了,沾染上唐诗宋词的温婉,得雅俗共赏之妙,很是有趣。 吴地日常用语也是非常谦恭,小时候住的弄堂里,街坊邻里年纪长些都以先生、师母称呼,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辈分,邻居都称X先生、X师母,听上去亲切而又尊敬,温良而又敦厚。“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阳光下微醺的酒意,庭前流水舟自横,远远有采莲词隐约而至。鱼米之乡的天堂美好,置身其间,怎不醉苏州?#苏州 #姑苏城 #方言朗诵大会 #吴语 #江南 #邻家诗话 #我在soul碎碎念 #独一无二的普通人 >>阅读更多



用户:黄爱钧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回家的路上,环城河畔的白色木绣球花开了,隔河远看一大片花团锦簇,宣告着暮春的正式开始!今年的这个春天,注定会载入史册,和这几日肆孽的狂风、骤雨、冰雹一样,风欲动而静不止。下午四点在泰安街闽籍美女的茶馆蹭茶,岩谷花香之中,聊起外贸圈的一片“哀鸿遍野”,她说今年的茶圈送礼大幅度减少,有很多朋友都和她说前路漫漫,不知道下一步该往何处?也有许多中小微企业准备着裁员收摊的节奏。 “市井萧条,来客稀少”,感觉老街的门面越来越萧条。步行采了一朵最小的绣球,这一排木绣球花已经是近三十年的树龄,每年春夏之交,暮色沿着环城河漫漶时,我总爱在绣球花丛前驻足。那些白绣球像是被月光碾碎的玉屑,又经春神的手指团成玲珑的圆盘。十六瓣的绢质花瓣彼此推挤,却无争抢的戾气,花影在石板上洇成水痕,反倒生出团团簇簇的欢喜。一直喜欢穿白色长裙的女生与绣球花的合影,尤其是纯白和碎花的那种。 十几年前我曾专门科普过,木绣球与绣球两者虽都俗称绣球花,但是它们不是同一属植物。木绣球属于忍冬科荚蒾属的落叶或常绿灌木,而我们常说的绣球花则属于绣球科绣球属的灌木类植物,两者科属完全不同。前者是树木,长得比较高大,而后者,我们常见的绣球花则有点像“草”本。木绣球花颜色单一,一般均为白色或少量绿色,而绣球花颜色丰富,五颜六色的品种都有。 不谈重开时,“年年花相似,人无再少年!”,忽然觉出绣球花有智慧:它们将整个春天攒成浑圆的姿态,既不在初蕾时焦灼,也不在盛放时招摇。凋零亦是缓缓收拢,如老僧将百衲衣叠进藤箱。品茗时,我将几片白羽撒在茶盏里,浮沉之间,倒添了些许禅意。--图片来自网络。#木绣球 #常熟 #人无再少年 #我为什么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有一种感慨叫人到中年 #独一无二的灵魂 #生活要有仪式感 #我在soul碎碎念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拾尽繁花皆是你 #平凡中流淌的美好时光 >>阅读更多



用户:黄爱钧

    花涧喝茶,朋友有事离去,独一人喫红茶,写一首《劳形赋》,讳体力不支自嘲曲: 百无一用是书生,两天劳作居然憔悴不已!自嘲一番:余尝闻古训"劳心者治人",乃悬梁刺股以效之。岂知寒窗廿载,竟成纸上雕虫。双肩薄似秋蝉翼,不能挑担;十指柔如春蚕丝,手不能提。每临重物须屏息,偶试轻活已颦眉。昔年母训犹在耳:"不读诗书当荷锄",恁阿来塞?今朝方悟此中机。 晨起揽镜自窥,掌纹纵横若龟甲,皮肤皲裂粗糙毛刺。忽忆陶令归去辞,采菊东篱何其逸!今余困顿方寸间,既无田园供栖迟,亦无庙堂可经纶,唯将秃笔作耒耜,且以残笺耕砚田。汗滴化作标点落,血痕凝成朱批痕。然则天地生我才,岂必筋骨逞雄强?四体不勤,今朝劳形非所苦,留待后世说风流。#百无一用 #今天练肩 #体力透支 #满脸的憔悴 #我为什么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有一种感慨叫人到中年 #独一无二的灵魂 #生活要有仪式感 #我在soul碎碎念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离苦得乐 #为生活努力奋斗 #平凡中流淌的美好时光 >>阅读更多



用户:黄爱钧

    《春风桥见紫荆花随拍漫想》 木渎香溪荆花开,春寒未减旧时秾; 烟生曲水浮宫砌,人在青衫认春风。 廿四风前花信老,三千界外露华同; 明朝或遇东君便,紫气桥西漫扶筇。 后记:今天和春雨茶歇车停东欣新村,见桥畔数十株紫荆花开,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之时,余近随摄。如今年岁,人到中年大叔,特别喜欢和拥趸传统文化,所谓“紫气东来”,既摹花色,亦隐祥瑞吉至,颔联“青衫”自喻,路过木渎古镇春风桥,抬头遥见吴宫半山新绿,天地悠悠,抒中年寄望之情,拼凑一首七言诗随记。希冀自己在当下经济不景气之年能好事发生,茶酒相欢,期紫金满满,于古典语境中完成对现代生活的诗意观照。#苏州 #紫荆花开 #木渎古镇 #香溪河 #吴宫御宴 #灵岩山 #有一种感慨叫人到中年 #诗 #独一无二的灵魂 #生活要有仪式感 #我在soul碎碎念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拾尽繁花皆是你 #平凡中流淌的美好时光 >>阅读更多



用户:黄爱钧

    晨起推开窗,前日还温煦的南风已裹挟着料峭寒意。原本春日暖阳中初夏乍现,怎奈寒流即至,天气“过山车”,两天酒多了,喉咙亦不舒服;鼻子过敏发痒,挤压过度,早上流了点鼻血。洗漱镜中映出鼻翼泛红的痕迹,是过敏季节与焦虑情绪共同留下的印记。这样的“倒春寒”总让人想起《齐民要术》里"春行冬令,则草木凋零"的古谚,天地尚且难逃无常,何况在时代浪潮中浮沉的我们。 早樱的花瓣蜷缩在枝头,努力保持着绽放的姿态。这让人半圣王阳明在龙场驿悟道时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浅水深流,贸易战及经济周期的凛冬里,或许正是沉淀价值的良辰。犹记得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在《论生命之短促》中写道:我们抱怨时光飞逝,却鲜少自问如何填充它的容器。 既要轻资产,又要低人力,还要强关系,市场大环境和经济前景真的不乐观!感觉不如效仿敦煌壁画的画师,在幽暗洞窟中执笔,让千年后的琼浆玉液依然能照亮飞天的飘带。“万物流变,无物常驻”,木渎香溪河两岸的垂柳与海棠,懂得在倒春寒之时放缓抽芽开花的节奏。就像此刻窗外的梧桐,虽然新叶被北风揉皱,但深埋地下的根系,正在编织着与整个春天的契约。#倒春寒 #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经济 #亚健康 #我为什么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木渎 #有一种感慨叫人到中年 #稳行健远 #独一无二的灵魂 #生活要有仪式感 #我在soul碎碎念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拾尽繁花皆是你 #平凡中流淌的美好时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