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没有梦想 何必远方发布时间: 2024-05-26 18:34:19 浏览:1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读完了这本塔拉.韦斯特弗博士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她的个人自传体小说,一个在九岁才获得出生证明,通过自学考上杨百翰大学,再到后来成为剑桥历史学博士的故事。看似平平淡淡的故事简介,更多的内容请听我娓娓道来吧。 塔拉出生的家庭信仰摩门教,他们坚信上帝会指引一切,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塔拉从小时候开始就帮父亲干活,可以说在她成长的道路上,知识只是日常事务的积累罢了。 在这个家庭的,父亲的形象是那么独断专制,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以至于哥哥被剪刀割伤;父亲因为切割气瓶爆炸,全身重度烧伤;一家因为疲劳驾驶出车祸等等都是母亲用精油进行自我疗愈等等。 可以说在这个父亲做为主导的家庭,塔拉的位置只会越来越低,可以说低到尘埃里,但她却通过自己对教育的渴望,了解了父亲患有躁郁症,并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之路,对父亲的控制选择逃离,反抗并最终获得成功。 联想到我自己的家庭,从小我的父亲也是喜欢言语攻击,总会不断否定我的努力,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是习惯性的有些内敛,甚至缺乏自信,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一直跟我父亲对抗,可能最终就是两败俱伤,以至于后面我通过阅读,跟朋友交流,看一些心理学的著作,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心,但某些方面,我还是很在意别人对我看法,没及时回应消息、自己觉得辜负了别人的帮助、被骂了以后也会第一时间找到的问题,不论别人是对是错等等,这都是实实在在我现在所在经历的情况,但好在现在年龄逐渐长大,父母逐渐老去,争输赢好像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只希望父母能够开开心心的活着,时刻提醒自己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你自己,可能这我而言就是成长的意义吧。 这本书对于女性的独立意识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从最开始的服从权威、到中间的怀疑自我,以至于到对自己记忆的否定,自暴自弃,到最后的完成对自我的和解,对此经历我只能深深佩服 。教育对人性、思想的启蒙,通过主人公心理状态的展示,变成了一颗小星星,照亮其充满黑暗、恐吓、暴力的人生。 通过这本书,我觉得我会更加理解她们,不是以所谓的男性视角,去觉得这好简单,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她都做不好,换位思考还远远不够,更多的还是要设身处地去接触,和自己和解,不论性别,更需要的还是自己强大的内心,我可能还是会退缩,会显得那么不堪,甚至缺乏体谅,但我相信,我会做的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处在人生低谷的人,去看看这本书,不去对比,只是去了解人生其实没那么遭,任何时候努力去和自己和解都不算晚。#读书 #阅读 #随笔 #给souler安利一本书



评论:
小幸运: 别总把悲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作者: 确实是,很多都是在内心默默消化
〆兀卄ヾ: 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时常把自己看崩溃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