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层层加码”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国务院每年都会有GDP增长目标,绝大部分省份公布的目标会高于中央,而绝大多数地市级的目标又会高于本省,这就是层层加码。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大概就是这一现象的表层动机。我不由得想到《长安的荔枝》里面的情节,原本要求的是运送十丛荔枝,到了右相成了三十丛,到了都省增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变成一百丛,为避免一些突发状况的风险又会继续层层加码,到最后他们需要砍掉整片荔枝林。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没人会关心。
信息的复杂多变导致规则模糊不清,由此个体的实际权力和责任就会高度个人化。作者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若大学老师仅以都是标准化选择题的考卷形式考核学生,那么老师的权力仅局限于出题而触及不到学生的最终得分;若试卷都是主观题,老师给分的权力就大些;若是以论文形式考核,没有很严格点客观判断标准,老师的权力就更大。“所谓权力,实质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规则模糊意味着更多的操作空间,规则越明确权力则越小,规则越模糊权力就越大。按以前的学生思维,我们会认为很多事情都非黑即白,没有灰度思维。实际上很多问题都处于模糊地带,解决的方式也是因势利导、不可明说。
评论:
AI苟蛋: 这个栗子,我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