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五十九部《品三国》 [中] 易中天
“三国”是一段时间跨度很短,但却是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历经千年仍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年代。当然,这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三国演义》其中所讲述的传奇故事,所展现的英雄人物,让人神往,每个社会阶层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偶像。
当然,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与历史形象是完全不同的,易中天老师在本书中不仅站在古人的立场上、今人的立场上解读这段历史,并给出了很具专业性的个人意见,让我们跳出小说和坊间传说,从专家的视角理解曹魏、蜀汉、孙吴三分天下的原因、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策略,官渡、赤壁、夷陵三场大战的胜败原因,也真正从正史的角度认识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鲁肃、荀彧等人物的形象、性格和人生结局。
个人理解,“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既有倒退,也有创新。倒退就在于让秦汉一统又回到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形态,当然这与秦汉时期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残留与弊端,与汉王朝中央集权羸弱,军阀势力壮大有直接关系。创新是因为曹操、诸葛亮作为“庶族法家”这一新制度的建设者,开启了对帝国统治阶级和意识形态的探索。曹操、刘备、孙权均非“士族”出身,他们以军阀的身份打败了代表士族阶级的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人,这是“庶族”的胜利,但士族阶级几百年盘根错节,已深入帝国统治阶级的血脉,不会因为90年而消亡。曹操、诸葛亮都践尝试“以法治国”,即“法家”。诸葛亮独揽蜀汉政权后,这一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蜀汉政权因此成为三个政权中治理最好的。但这种理念极大打击和限制了士族阶级,所遭遇的反抗暗流涌动,所以当蜀汉没有了诸葛亮,当然就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