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起源』
常见的文明论述告诉我们:
“人类的祖先在某个时间用农业取代了狩猎採集,是经济生产上的一大进步,为了发展农业,就必须定点耕作,两河流域就开始出现灌溉工程,中国出现大禹治水,这些都需要一个中央权利组织大量劳动人口,所以国家就诞生了,接着就自然出现了全力不平等财富不平等的阶级社会”。这种故事让人感觉定居生活跟国家组织是农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但是最新考古证据发现恰好相反,人类先在1.2万年前开始出现定居生活,定居后4千年第一个农业技术,然后农业出现后的4千年后才出现国家,所以认为国家起源于农业灌溉工程的理论都不对,因为他们早在国家出现前几千年就存在了,国家只是利用灌溉跟农业技术而已。那么从农业出现到国家诞生,这中间的4千年人类都在干嘛?
考古学家发现,尼罗河的下游、中国杭州的河姆渡文化、印度河文明这些早期的人类聚落都是在湿地,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两河流域现在看起来是沙漠,但是在六千五百年前,河流会定期泛滥长发半年时间,波斯湾会直接涨到苏美的乌尔城门口,在城外形成一大片冲积三角洲,引来大量的鸟类、鱼类、迁徙动物,人们只需要呆在同一个地方,就可以在干季时享有陆生资源,在湿季时享有水生资源,根本不需要发展农业,这时候的人类更像是生活在原始的共产社会里,所有人都共享自然资源没有阶级之分。考古学家Melanda Zeder就发现,即使农业技术出现后,人类祖先为应对气候变迁,也会避免注完全依赖农业,而是以狩猎採集为主,农业为辅,因为上古时期会小冰河期出现,冰河期结束后又出现暖化升温,如果只种植单一作物风险太高,有时候我们的祖先为了跟环境共存,会尝试不同的维生策略,像是琉球的原住民在5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出农业,其中一批人在5千年前迁移到东南亚,发现到处都是森林,他们就放弃了农耕技术改採回狩猎採集的生活,所有我们必须抛弃历史单线进步的想法,人类并没有在某个时刻点突然从狩猎转向农业文明,考古证据正好相反,人类的祖先一直都保持着各种不同的求生形态,有时候会要放弃定居农业生活选择跟生态环境共存,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人类为何没有立刻转向农业文明,而是为何明明长达4千年的时间人类都不依赖农业过着游牧生活,怎么突然在西元前3千年前出现了以农业立国的国家?有一派人提出“食物储存假说”,因为农作物可以放比较久,收成一次就可以不用工作,所以经济效率更高,也就不用每天出去打猎。但事实上,狩猎採集的民族都懂得腌制技术,就算是大鱼大肉也可以存放很久。经济学家Ester Boserup提出另一套人口压力理论,认为西元前3千年前,两河流域人口增加,猎捕大型猎物已经不够吃,不得不获取更多资源时,人类才被迫转向农业,所以我们认为农业是进步的开始,恰好相反人类祖先是被逼到走投无路时才选择了农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