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早对于民间俗语的记载,是在《西门豹治邺》中:“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俗语虽粗俗简单,但却是生活的指路明灯
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中,有一些是高雅深奥的,也有一些是比较粗俗简单的,就比如说各种各样丰富的俗语。然而,俗语虽看似粗俗,但实则却并不媚俗,反而是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指路明灯,只是能够将珍藏保管的人却不多。
而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很俗套,但是也比较实用的俗语,并且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说过这一句,它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其中人生道理简单却不俗套
在李渔的《怜香伴·议迁》中最早提到这句:“多承高谊,好马不吃回头草,就复了衣巾,也没不得这场羞辱。”
马在古代,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因为它既是战乱时期的一种珍贵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百姓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代步工具。养马不难,但培养出一匹好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真正的好马是有灵性的,这通过吃草这件小事,就能够看出来。好马在吃草的时候,不会左顾右盼,就沿着前进的方向一直的向前,这种专注对于主人来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