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话清明
#为什么要放清明假?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月5号和20号左右是节气日,4月天气转暖,草木荣舒,天气清爽明亮,是很好的踏青和祭奠祖宗的日子,过了这个时节,农事就要繁忙起来了,所以在这一天祭奠祖宗是非常好的日子,因此故放假,这是浅说。
#为什么要祭奠祖宗?
中国自古以来以孝治天下,汉朝武帝之道统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教以忠孝仁义为本,孝道便形成了一种文化属性,代代相传以至于今,所以清明祭祖是一种中华文化圈的特有现象,其它民族文化未有此闻。
#祭奠祖宗的目的是什么?
慎终追远。
#什么叫慎终追远?
谨慎对待人生与死亡,追念祖宗往事,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指导现实,这是它的实用意义。
其次,人生有两个哲学问题始终绕不开,那就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慎终追远就是世俗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个最优解,以便知其所来,以从其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文明国,仅存其一,此其不败之道也。
其次,从整个社会学来讲他是以儒教孝道治国的文化传统,我追怀祖宗,死后子孙追怀我,祖祖辈辈,子子孙孙无穷匮,如此循环往复,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条稳固的中国孝道文化。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是以孝道治天下,无论是蛮夷入主中原,还是中原统治蛮夷,此条从未更改过,因其存在,王朝统治秩序便得稳固,几乎牢不可破。为了巩固它,统治阶级每年设立清明节,日期为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以此达到巩固统治目的。
中国人大部分是无信仰的人,你要问一个人信仰什么,他要么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要么说信仰金钱或者说无信仰,其实普通人的信仰就是孝道文化,就是信仰祖宗,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信仰主义,亲亲相助,亲爱团结。答不上来的,只是日用而不自知,且与世界上其它宗教信仰差别较大而显得好像不是一种信仰罢了,其实这是一种不叫信仰的信仰。至于那些信仰金钱的,既表现出了他的无知浅薄,也说明他真的贫穷,说是信仰金钱,其实他没什么钱,等多是个金钱的奴隶。
#祭奠祖宗要注意什么?
斋戒,这是特别重要的事。
现在的祭奠方式已经变了味,很多地方搞起祭奠仪式那是风光热闹,大操大办,烧黄纸,放鞭炮,舞长龙,摆宴席,宴席上面有酒有肉,这种祭奠形式既费财费力,还易失火,道德上也不妥当。易传曰: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就是说故人已去,后人当反思怀恋故人,那么心神应该清净,这叫心斋,吃食要素食,不可杀生,并且沐浴焚香以作祷告神明,这叫素斋,这么神圣的时节怎能热闹而又杀生喝酒吃肉呢?也许普通人可以热闹热闹以慰劳累,然我辈或位高权重者不可以如此。
#你说的是农村或者一些社团的活动会这样,但是我看到的城市人他们连斋戒这个概念都没有,该吃吃该玩玩,你怎么说?
首先,你所见非全见,城市里还是有很多圣明之士,大道隐藏,以保其身,你见不全故有此问;
其次,经济社会,社会形势巨变,牛马牧场,以活跃经济为目的,怎么繁荣怎么办,有碍经济繁荣的就不要讲了;
再次,政治上牛马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使知其然,不可使知其所以然,故显此相。
善哉此问答!末法时代,去圣已远,邪法增炽,善知识难得,闻此道理,以此斋戒,修身立命,善之善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