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箬竹发布时间: 2024-03-19 17:42:23 浏览:10 次 发布地: 烟台市 天气: 晴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凭借八旗军彪悍的战力(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努尔哈赤歼灭了大明帝国在辽东的主力,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成为后金新的主人,1636年,皇太极将改国号后金为大清,祖名女真也改为满洲,宣告自己入主中原的决心。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清军与明军在辽东缠斗了20余年,这让本就人丁单薄的八旗不堪重负,于是皇太极将目光盯上了居住在黑龙江北、外兴安岭南的黑龙江上游地区的索伦部,希望收复索伦人,并将能征善战的索伦部编入八旗战斗序列,以壮大清军的力量。索伦性强悍,雄于诸部,与其相邻和杂居的民族,不问部族概称索伦,而黑龙江人居之不疑,亦雅喜以索伦自号说者,谓索伦骁勇闻天下,故借其名以自壮。(何秋涛《朔方备乘》) 索伦部是由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三个民族组成,遂称之为索伦三族,也称索伦三部。皇太极起初派人招抚索伦三族,但索伦人天性喜欢自由,对编入严密的八旗组织不甚感冒。皇太极见招抚不成,遂四次率军北上,经过苦战,将索伦三族征服。在与索伦三族的战斗中,皇太极充分见识了索伦人悍不畏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遂将索伦精壮全部编入八旗,并将索伦三族内迁到黑龙江南、额尔古纳河以东,包括齐齐哈尔市等地在内的大兴安岭东麓地区。1644年,索伦三族跟随清军主力南下入关,而后在征服中原的战斗中大放异彩,受到顺治皇帝极高的嘉奖。 史称:清世祖(顺治皇帝)鼎定天下,四征不庭,威棱绝域,索伦之名乃大。 而留在黑龙江沿岸的少数索伦三族兵士,就成了抵御沙俄南侵的中坚力量,在萨布素、巴海等清军名将的带领下,索伦三族多次击溃沙俄的入侵,并以微弱的兵力坚持40余年,捍卫了东北的广袤国土。清军入关后,原本强悍的八旗军也逐渐腐化,到了三藩之乱(1673年—1681年)时期,曾经威震天下的八旗,居然在战斗中多次败于吴三桂的叛军。以至于清廷不得不大幅提升绿营兵的政治经济待遇,依靠绿营兵勉强平定了叛乱。三藩之乱后,清廷开始从关外的索伦三族中征召精壮,组建索伦营,于是声动天下的索伦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索伦兵一经成军,就成了大清帝国的尖刀部队。他们跟随康熙三征噶尔丹,打的准噶尔骑兵心惊胆裂。雍正年间的河通泊之战中,1000名索伦兵硬刚准噶尔汗国第一名将大策零敦多布20000骑兵的攻势,最终全员战死,上演了索伦兵建军以来最惨烈也是最悲壮的败仗。乾隆年间,索伦三族的勇士踏破伊犁河谷、远征南疆戈壁、翻越茫茫喜马拉雅山、威震中南半岛的热带丛林、血战川西高原的碉楼。准噶尔骑士、大小和卓的回部骑兵、廓尔喀武士、缅甸象兵、悍不畏死的金川兵皆纷纷败倒在索伦勇士的铁蹄下,索伦勇士用一次次胜利,书写了索伦兵天下无敌的神话,也将大清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极致,索伦三族诚可谓大清帝国最优质的兵源基地,更可谓康乾盛世的军事支柱

评论:
弗洛伊德: 女真不满万,满万无敌于天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