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上午看了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思想和一次失败的广州起义全过程,不得不说失败是历史留给人类最好的老师。失败中付诸的鲜血和死亡,更让后人们审慎思考再行动。
孙文是农民的儿子,因为长兄孙眉的“春耕秋耨月迈岁征”,得以读书入学,接触更多广阔的思想,因志投身社会的改造。在19世纪的八十至九十年代,即孙文十几岁至二十出头的年纪,他的思想还是偏向于非革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92年,尝试与康有为结交但未成,94年,投书李鸿章寻求改革或得以进身,该书涉及了工农业生产、商业发展和教育制度、用人行政等方面的改革问题,但石沉大海,就是这样温和而微末的改革需求也不能得到腐朽的清政府的接受。孙文叹息和平改良的主张“无可复施”因而“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遂,于95年3月成立兴中会,这个资产阶级反清革命小团体,以小商人和小农场主为主的资产阶级占多数,又在香港建立基地,准备发动广州起义。
孙文对广州起义所做的准备有:
①发起公开团体“农学会”,得到了广州士绅的赞助支持,以此掩护兴中会党人的密谋出入。
②计划广州起义的时间设定于重阳节,此日世人必出街登高,人群熙熙攘攘方便活动
③计划三千精兵突袭广州后,孙文才回到广州阻止联络可用的武装力量
A通过会员程奎光联络水师官兵
B通过郑士良联络梁大炮率队接应
C通过李杞和侯艾泉率绿林占领几县策应
D联络了广州巡防营 三元里乡团 潮汕和惠州的会党
最重要的是 让杨衢云回香港率突击队领导广州起义
④在贮藏文书武器容纳往来之人,设立了机关和接待站
⑤起义钱款由黄咏商变卖房屋提供
⑥舆论宣传:英国民营报
⑦其他国家政府支持:获得了日本驻港领事的支持
“广州起义当日,杨衢云未能率领游勇前来突击,兴中会党人朱淇之兄又无意间知道朱淇加入兴中会,怕事败后受株连,遂泄密,会党人误朱淇告密,朱淇逃亡上海,避沪半年始返粤,经营报馆 。”
——百度百科
由此可见,对强大的反动政府不能依靠盲动的军事冒险行为推翻。
“起义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党人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准备发动的。革命党人没有深入地去组织和发动群众,主要依靠暗中联络会党、绿林和军队。
这些力量与革命党的联系是很松懈的,革命党人只能与其上层人物发生关系。
革命党人自行组织群众时,也不用革命主张去教育他们。杨衢云在香港招兵,就诡称是省城“招勇”,以十块洋钱鼓励人们前往。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虽多方努力,却没有组成可靠的战斗力量,没有建成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因此经受不住重大的打击,以致广州起义终不免于失败。”
——中华民国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