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内有一副楹联“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意思很好理解。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多大,而在于能容纳多少不同的思想。一个人的胸怀多大,在于对不同观点的兼听,对不同观点者的尊重,对于误解的包容。 来岳麓书院不为它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千年历史,只为来感受一下西南联大“南渡”时第一次办学的旧址,当时还没叫西南联大,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址之一的圣经学院已改为政府办公室,无从参观。虽然时逢抗日战争,但那个年代的文人大师是最最纯粹和热血的,虽然颠沛流离,却仍能专心治学,苦中作乐,其刚正的品性和简朴的生活,是现代文人很难比拟的,有空要重读一遍《南渡北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