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为什么喜欢胡说八道 公共知识分子,一般指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并喜欢对社会问题发表评论的人士。在十几年前,公知往往代表良好的教育水平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不仅受人尊重,在网络上也具较高的号召力。然而最近几年,公知的一些言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以至于被人嘲笑甚至当作胡说八道。 平心而论,除了收钱说话的一小部分人以外,大部分公共知识分子确实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确实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但他们得出的结论未必正确,甚至违背常识。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说说社会问题本身的特点。社会问题具有自身的复杂性。研究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客观的,随着研究工具的改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研究者对客观对象的掌握、运用能力会逐渐加深,越来越趋向正确。 然而研究社会问题则不一样,研究者固然是各个领域的专家精英,但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同样具有很高的智能和主观能动性,这就使研究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也给研究带来新的挑战。可以说,当前社会问题的研究,还处在很初步的阶段,甚至方法论都存在很大争议,在诸多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 同时,社会问题牵涉极广,经济、政治、心理、管理、历史等诸多学科都有所相关,而且每个领域又有不同的学派。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每个领域能出现一些大师,根据自己的知识对社会问题提出各种分析。这些分析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也都能解释一部分社会现象,但也都不够全面,很多时候似是而非。只有学识广博,对多个领域都有较深入的研究者,在大量社会实践中积极思考,才可能接近正确的结论。这种人才实在凤毛麟角。 其次,社会问题受到研究者意识形态、教育经历、社会阅历、性格特点影响。意识形态属于核心信念,在涉及具体社会现象时,研究者会基于意识形态会形成自动思维,这种自动思维会进行过滤加工,形成符合意识形态的判断,以避免核心信念受到挑战。这种现象导致研究者形成不由自主的偏见。教育经历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公共知识分子一般都有较高的教育水准,甚至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然而,社会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广博。受限于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方式,能在某一学科达到专精的人很多,但在多学科广泛涉猎的复合型人才实在太少。同时,社会阅历会极大影响研究者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研究者的水平。特别是一些研究者局限在高校里,不从事实际生产活动,只注重学术化的研究,往往会脱离现实。研究者的性格特点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文学科的学者,受本领域大师的误导,往往认为自己的专业对社会作用极大,导致自我认知过高。然而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从单一领域得到的结论往往有失偏颇。这就使得研究者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会导致对社会的负面态度,造成目光短浅且观点偏激。特别是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人会提出各种牵强附会模棱两可的思想。例如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间,中国知识分子鼓吹西方自由民主、越战时期美国知识分子吹捧苏联制度等。 基于这些原因,公共知识分子以自己有限的学识和阅历,带偏见的思维, 对复杂社会问题发表观点,往往既不准确,又不全面。而如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普通人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见识水平,太离谱的言论自然很难获得广泛认同,甚至被当作胡说八道。
评论:
轻轻呼吸: 你是靠什么信息渠道证实公共知识分子的认识是错的?你的专业知识超过公共知识分子?那不还是公知?你怎么确定你这个公知超过其他公知?如果你的知识储备和视野比公共知识窄,你是怎么靠愚昧打败聪明的?
作者: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比起来,还处于蒙昧时代[吃瓜]
轻轻呼吸: 就你自己不蒙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