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这个作家我是很抵触的,他的《百年孤独》就让我有发指的愤怒,书中的人名之多,之长,让我连续攻读了几次都卡在三十几页,最后不得不被自己难以忍受的抗拒感所打败,放弃了这本书。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因为读了毛姆的《面纱》所延伸的连读,两者都涉及到了霍乱,而且它们都是讲爱情,只不过毛姆善于讲故事,讲爱情,能让你看的非常称心如意,大呼过瘾。
而马尔克斯的爱情,你需要看过庞大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后,才发现只看到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然而才发觉主角还没出来,更甭提爱情了。
可能他笔下的爱情就是一团灰色的迷雾,你摸不到,看不清,也无法辨别真伪。只能紧紧抓住作者的手,聆听着他的声音,跟着他去意会这个贯穿一生的爱,七零八落的被打乱分散在人生阶段中,和藏在你不愿意从镜子里看到的脸上爬满皱纹的苍老躯壳里。
在这垂死的皮囊里,你发出似笑非笑的一声叹息“原来这就是爱情本来的样子呵”,殊不知你原以为消失殆尽的爱情之光却像一颗绿莹莹的种子,静悄悄的埋进了你心间那阴暗无比的角落,等待合适的时机他就会破土而出,给你死气沉沉的双眸里带来一丝充满生机的灵光返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