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周发布时间: 2024-11-21 05:47:50 浏览:1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浅谈教育 最近去一个派队和一个宝爸聊教育,聊了几句有了一些思路先记录一下。 一、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的孩子成才而是成“材”。按照社会性教育的需求来说让绝大多数人定向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为社会的发展方向服务才是主要目的。让每一个人都按照自身能力的特长去发展对社会来说性价比太低,而且让所有人都自由按照特长发展成长后的风险不可控甚至有失控的危险。 二、内卷的实质是因为不同阶层同质化的教育内容。除了顶部的一小部分人群会针对孩子未来去有效的规划布局教育,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和权势去保证这个被规划的教育结果落地,绝大部分人的教育结果都是被时代的需求裹挟着的定向培养。上山下乡运动、恢复高考还有现在的高中和职业高中分流,这都是因为社会对人“材”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如果没有对教育需求目的的足够认识,盲目的去给孩子规划学习路径。除非你有足够的底气为孩子的学习成果兜底,以后能为他的人生保驾护航否则都是在盲目内耗罢了。 三、现代教育的焦虑来源于被整个时代的迷雾所裹挟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我们现在所流行的教育方法其实都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细分筛选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材”,但是这个培养的方式方法相对于时代的发展来说又都有滞后性。我们现在进行教育分流筛选出的大部分人“材”,其实就像做糖蒜的大蒜用激光灭活一样基本没有了未来独立思考或者更跨越阶层上一层楼的能力。 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育专家在搞风搞雨的制造焦虑。一切的行动为了背后可观的利益,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这是商业活动的升华。如果你看完以上三点并且认同的话就可以很理解这个观点,因为在教育目的确定、教育途径确定、教育结果也确定的情况之下,中间所谓的为孩子增添一些特长、增分以及多元化的培养孩子的未来其实都是让你多花钱的安慰剂而已。即给你提供了充足的教育动能又给你提供了动能释放的途径,还让从业者赚取了足够的收益,这样一个完整又充满活力的产业链就形成了。所形成的结果现在在网上可以各种各样多才多艺的外卖小哥,有编程大神有钢琴大师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可是他们被培养的目的就是做一颗钉子,即便你给这个钉子涂抹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也不能改变他作为一颗钉子的使命:那就是被砸到社会的承重墙上。 五、总结。我写这么多字其实就只是在聊天的时候有了一些想法然后延伸扩容一下,可能和一些人的观念有所冲突但是这也是正常现象。我并不想在这个教育焦虑的时代再去制造焦虑,只是为了能让一本分本就焦虑的人释放出来。如果我们教育的目的已经确定那就不如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尽量保留孩子的天性和发挥孩子的特长,让树成为树让草长的更加强壮一些。这样也许会让他在擅长的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强的竞争力,让他在已经被规划好的预留赛道之中走的更远。尤其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知识量和执行力已经不是人才需求的重点,只有人灵性中的创造力和跳跃式发散的思维才有可能迸发出最闪耀的火花。 愿能看到这里的人自己和孩子们都能活的开心做一个灵性十足能随时发现身边美好和善意的人。

评论:
绝浪: 认真的看完了,真不错。确实是这样。
妍璎珞: 说的太对了,赞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