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看书的樱木花道发布时间: 2025-03-01 23:32:55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孔子有两个学生,子贡和子路。这两个人都特别爱做好事。子路看到人家的小孩掉进河里就跳下去把人给救了。救完之后人家特别感激,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就收下了,特高兴,杀了牛和老师,同学一起分着吃。孔子特高兴的说: “子路是个好学生。从此我们鲁国救落水者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子贡也做了好事,他到楚国去发现有人贩子卖到当地的鲁国人。只供自己掏腰包把人给赎了回来。按照鲁国的规矩,自己国家的人在别的国家被救回来之后,赎人的钱国家负责,同时还要给做好事的人一笔奖励。子贡慷慨的说: 钱我自己负担吧,奖励我也不要了。结果孔子知道之后说: 职工是个不懂事的学生啊,从此我们鲁国从人贩子手中救人的人会越来越少。 子路做了好事要人家报酬,孔子说他是好学生,子贡做了好事不要报酬,孔子反而说他是个坏学生,这是为什么呢? 观点是: 做好事不光是眼前这件好事本身,关键还要考虑这一件好事对周围人的影响。多数人的需求层次思想境界没有那么高,就算是思想境界高了,物质条件也没有那么好。所以你要能够激发众人的行为,那就必须要有利益机制做保证。子路做了好事,拿了牛肉,以后所有想吃牛肉的人都会去做好事,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层次,所以此举是善举。子贡就不一样了,他做了好事,自己搭钱还不要奖励。如果把这样的典型宣传出去之后,以后谁还愿意做这样的事?首先是没有那么多高风亮节的人,其次,即使有高峰谅解的人,他也未必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所以子贡的先例一开,这条路就会越来越窄,做好事的人就越来越少。





评论:
Lemon: 我打算每天晨读论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