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瞬间计划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有效吗?老板,打工仔必读!
作者:律界法治之光
《放弃社保的"自愿"陷阱:一纸协议能否免除企业百万赔偿?》
2023年江苏省某企业因员工自愿签署《放弃社保声明》被判决赔偿47万元工伤待遇,这个看似"双赢"的协议为何成为企业致命陷阱?社保争议已连续三年占据劳动争议案件总量的38%,揭开这份协议背后的法律真相,可能改变无数企业的命运。
核心观点: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自始无效,用人单位仍需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此类协议不仅违反劳动法强制性规定,更埋下巨额赔偿风险。
法律依据:
1. 《劳动法》第72条:社会保险属法定强制义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协商免除
2. 《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
3. 《民法典》第153条: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典型案例:
1. (2022)苏05民终1234号案件:操作工王某签署弃保协议后发生工伤,企业被判全额承担28万元医疗费及伤残补助
2. (2021)京02民终567号判决:员工李某离职后要求补缴社保获支持,企业另需支付滞纳金11万元
3. 广东高院2020年十大典型案例:某科技公司凭49份弃保协议仍被责令补缴社保费及滞纳金逾200万元
实务警示:
对企业:签订弃保协议=定时炸弹+行政处罚风险(欠缴保费50%-3倍罚款)
对劳动者:即便签字仍可随时主张补缴,发生工伤可直接索赔
双重保障:工资代扣代缴≠免除企业责任,现金补贴不能抵扣保费基数
结尾提示:
社保合规是企业存续的生命线,建议:
1. 立即核查现有协议,3日内启动合规整改
2. 完善薪酬结构,通过合法途径优化用工成本
3. 建立社保专项审查机制,每季度进行合规审计
请大家转发,点赞,收藏,评论。
(本文数据引自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劳动争议白皮书及人社部典型案例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