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的《情人》赏析(之五)
———————————一个中年男人的阅读笔记
她最后回忆到一张绝望的照片,她忘了是不是他父亲拍的了。她父亲本来因为健康原因,再过几个月就回国了,却被调到柬埔寨金边任职。到那儿只住了几周,后来不到一年他就死了。
但她母亲不愿回国,就在金边留下,那是柬埔寨的故宫。一家四口睡在一张床上,除了她父亲。她母亲夜里害怕,见到了一只鸟狂飞乱叫,飞到她父亲办公处,不见了。她母亲后来还看到了自己已故的父亲,点灯后还在——礼拜日的服装,眼睛直直地看着她。她叫他了,他渐渐隐没——她能预知死亡,她的子女们这样想。
回忆完这些,就是“那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从小汽车上走下来……”
他吸着英国纸烟,慢慢往她这边走。他是胆怯的,开头没有笑。拿出一只烟请她吸,手直打颤。————这打颤的原因,她以为是种族歧视的壁垒,但也可能是他心里怀着热望而太激动了。
她只回他说她不吸烟,不要客气,谢谢。这使得他可以进一步说话: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她没回答,就在那里等着。她是想跟他再多说几句话的,可以进一步了解他。
他问她的来处。她说了她是沙沥女子小学校长的女儿。他说他听说过她母亲租地然后运气不佳的事。
这对情人的第一次见面里,他一再说在这渡船上,一大清早,见到她这样美丽的白人年轻姑娘很不寻常。
他说她的男式呢帽十分相宜。她这么美,随她怎样都好。
她也问他,他说他从巴黎回来,是中国人,家在抚顺。
他问她:你是不是愿意让我送你到西贡?她同意了。
她上了他的黑色小汽车。车门一关,她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意味着她愿意与他进一步交往,意味着她可能想过许多次的,结识富人青年的愿望,达成了。
但是,“恍惚间,一种悲戚之感,一种倦怠无力突然出现”————似乎她的蓄谋已久,她的不拒绝的“主动”,让她感到了生活的压迫。
接着的描写是很好的——“河面上光色也暗了下来,光线稍稍有点发暗。还略略有一种听不到声音的感觉,还有一片雾气正在弥漫开来。”
————这既可以是她进入车里的真实感受,也可能是她的心理感受。特别是最后一句,有种回忆的感觉。
这是一个开始,是她与他的关系的开始。从此以后,她就有车了,要过上他那样的好的生活了。
但她说:她就要“终生抱憾,惋惜不已了”,为了她留下的一切和她取得的一切——特别是她的沙沥的家,对那个家的憎恶和恐惧,还有他那很是独特的无言沉默。————他那是典型的中国男人的沉默吧?!
她抱憾和惋惜什么呢?我想,她是遗憾自己迈出这一步,一步步,就这样与原生家庭分离开了吧。惋惜的是她的青春,和她与他之间的感情难以长久吧。
他在车里讲巴黎,巴黎可爱的女人,结婚(他没有告诉她自己有未婚妻吗?),什么丢炸弹事件的新闻啦,圆顶咖啡馆啦……
他讲了他在巴黎的两年享乐生活,他的家庭情况——独生子,母亲去世,父亲躺着吸鸦片烟,还维持着生意。
从她后面的叙述看,她是要找这样一个男人的,他只是碰巧而已,这就是运气吧!所以这对情人的交往,从一开始,就是各怀所想,各取所需的。
她后面也说了,是她觉得她第一次背着家里上了一个陌生男人的车,是离开家的开始。从此,就算他伤害她,糟蹋她,蹂躏她,她都不会告诉家里了。这命运,是注定了。
这一天,是星期四。
此后他天天接送她——他看上她了。
又是一个周四的下午,他带她逃学到了他在堤岸的单间公寓。——头一天晚上,他要求她来,她同意了,她是明白的,他们要做那件事了。
房间里光线很暗,她也没要求打开百叶窗,她“有点茫然,……既没有什么憎恶,也没有什么反感,欲念这时无疑已在。”
事实上,这正是她所期望的。不过还是微微感到害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啊!
好吧,他又颤抖啦!“起初他注意看她,好像在等她说话,但是她没有说话。于是他僵在那里再也不动了,他没有去脱她的衣服,只顾说爱她,疯了似地爱她,”————很怂,很可笑的男人。爱她什么呢??爱她的表面,爱她的顺从??“他说话的声音低低的。随后他就不出声了。”
她呢?“她没有回答他。她本来可以回答说她不爱他。她什么也没有说。突然之间,她明白了,……他并不认识她,永远不会认识她”。
可她只有15岁半呀!“这是何等的邪恶。为了诱骗她,拐弯抹角弄出多少花样,他,他还是不行,他没有办法。”
“她行,她知道。由于他那方面的无知,她一下明白了:在渡船上,她就已经喜欢他了。他讨她欢喜,所以事情只好由她决定了。”————哪方面的无知呢?是女性心理吧!她一开始就已经喜欢他啦?!是他的外在吸引她,而谨慎的态度让她感到舒服吗?所以女的如果不是有点儿喜欢的话,是不会给男的继续了解的机会吧!
她对他说她希望他“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他被吓坏了。
(未完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