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御林百夫长发布时间: 2023-07-24 09:36:22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津市 天气: 晴

        北宋的改革运动,肇始于仁宗皇帝,经过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打磨,新法其实已并无新意可言,只是区别于从前的政策措施故而称之为新。在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的推动下,新政的制度建设趋于成熟,因此对于宋徽宗来说,无论是新法还是旧制,他都可以拿来主义直接推行。历史并不需要宋徽宗扮演开拓者的角色,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让这个庞大的帝国继续稳定繁荣下去。      相对于太祖和太宗时代的开拓建设,时代赋予宋徽宗的是一个守成之君的角色。无论施行新法或是旧法,都是祖宗之法,他不会再像仁宗或者神宗时代那样需要面对汹涌的朝议。在试图调和新旧之争失败之后,宋徽宗开启了自己的新政之路,政策的调整首先影响到的是人事变动,正如仁宗用范仲淹,神宗用王安石,宋徽宗也需要一位主持新政朝局的大臣,他选择的人是蔡京。      相较于前代的几位政治家,蔡京无疑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他并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王安石变法时,蔡京拥护变法改革,司马光秉政时,他又附和推翻新法,绍圣年间,蔡京又附和新法反对司马光,如此反复无常,是典型的小人。通过结交童贯等徽宗身边的亲信,蔡京得到皇帝的重用,很快成为宰相。    从仁宗时代,宋朝的政治走向一直在新与旧之间摇摆,新党与旧党之间势力此消彼长,有人登堂入室,也有人贬谪归隐。无论持何种政见,身居要职的文官们都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可以做到公忠体国,但蔡京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人。当一个投机分子走向权力的顶端,他必将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来满足一己之私。于是在蔡京和他的党羽把持下,本来是为了富国强兵的新政俨然成为搜刮聚敛的工具,民间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掌权者的手中。        其实像蔡京这样的投机主义者,在任何时代都不乏其人,蔡京和他的同党在徽宗朝得以发迹,与皇帝本人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要治理好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需要长期保持理性与节制,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国事上。尽管皇位属于意料之外,宋徽宗也是想做一个好皇帝的,然而从想法到现实的距离有时咫天涯,勤勉、节制、明察……这些特质在徽宗身上几乎没有。     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都做好事而不去犯错,开元年间英明神武的唐玄宗,最终也把大唐推向了深渊。宋徽宗很像南唐后主李煜,并没有一国之君应有的使命感和顽强的意志力,而是对政治之外的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皇帝身边聚集了帝国境内最优秀的艺术家,作为当时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亲自在宣和画院培养艺术家,编纂美术研究书籍。宋徽宗醉心于艺术,作为皇帝的他具有常人无法比拟的能力,可以将自己所有关于艺术的构想变成现实,可以自由徜徉于艺术的世界里。     徽宗时代的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商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勾栏瓦肆,通宵达旦。城市的发展是北宋经济高度繁荣的一个标志,较之于唐代严格的坊市制度,北宋的城市更加自由,生活区与商业区的界线不再明显,城市的生活功能和商业功能更加凸显。        如梦的繁华世界,极致的艺术之美让作为“天下一人”的宋徽宗逐渐远离了政治,一切的美好仿佛本该如此,也会一直如此。朝堂之上,新法还在继续推行着,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然而风平浪静之下,一场狂风暴雨正在酝酿着。#历史书 #宋朝 #历史 #知识分享 #读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