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ng发布时间: 2023-01-25 03:27:48 浏览:47 次 发布地: 南昌市 天气: 晴

        大学数学 今天和两位数学专业的家长聊天,有一些感受。 首先,数学在中国就是玄学,年年国际大奖,年年没杰出人才、突出成就,用默默无闻形容不为过,导致数学专业的晚生后辈有一些迷茫,都是立志纯数学的孩子。搞其他的,生化环材医是最容易出实验室成果的,在南科大,上科大,本科出实验室成果拿世界顶级名校直博offer是一条捷径。清北华五等可能至少要研究生才有机会。但目标明确,道路明确,就业明确,就是科研机构大学教授知名医院了。 物理都好一点,结合工科各对应口子,好好选就行,哪一个在顶尖都错不了。 数学纯理论,真是特别的难啃,刚大一,数分还好,线代就难了。老师都嫌弃通用教材,用自己的教材,一道题五个小时烧脑是常事。网上资源少,好不容易找到几个有水平的老师还不能坚持更新,看的人太少了。有一些问题不能通透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场修行。老师普遍存在表达不够清晰、教学过于个性化问题(学科本身过于抽象难以言说,表达清晰本来就很难),高中和大学教材缺少过渡,中外教材缺少过渡,全靠自己补。 百年数学理论无大突破,不改计算机,不改应用数学,数学纯理论能搞啥? 周围貌似天才太多了,你省一,他国一,人家国家队员,还有国际金奖,还住一个寝室,还有已经自学完大学课程的。心理上的吊打每一天都在承受。 非常佩服这些知道前路难行却因为热爱而依然逆风前行的孩子。 清华邱桐成班2021级家长反应,自由度比较大,导师人性化教育,相对注重创造性。未来就业方向继续探索; 北大数学2022级家长反应,大神特别多,老师和同学都是,多如牛毛。学长引导,得益匪浅,不忘初心; 南科大树礼2022级家长反应,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数学专业课依然照旧上,提前探索在物理方面的天赋。数学导师建议充分发挥天赋,地空导师建议不着急交叉学科多储备多学习。 孩子们应保持和导师、学长的沟通,不断分解压力,找准自己的目标,度过难关、重塑自信、坚定信念。 家长应报团取暖,多渠道了解国内国际信息,互通有无,经常关心孩子学习和思想动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山东大学数学系国内顶尖,查找就读学生联系家长。 中科大数学今年应该会评为A+。以后强基专业均为A+专业,含金量非常高,值得一拼。 #为热爱代言 #学霸的世界 #大学数学

评论:
笨男人: 你学数学的呀?
Souler: 数分还好,线代就难了。就这一句话就看出你不懂数学,就是道听途说而已。
作者: 我只是描述孩子的真实感受而已。我的确不是数学专业,数学A的学校老师学长或者同学,或有志于此的同学,欢迎留言。我的专业是物理能量方向,兴趣爱好者也可以私信给我呀。地空方向可牵线搭桥,木星计划2029年启动,有兴趣可以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