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电影、剧、书都好殇…
在苏州旅行时,本就生于江南的我,对烟雨江南、人满为患的山塘街、拙政园望而却步。转头埋在了电影院避暑,开了心心念的《长安三万里》。故事从高适的视角展开,在满怀壮志一心搏取功名之时却投保无门,又不甘屈居低位,苟延残生。在扬州他见李白散千金,求美人一舞;见裴十二舞得好剑,可为女子…影片充满了有太多的遗憾…高适暮年虽得志,可家不再家,国不国,不再有少年心性;李白虽有鹏鹄之志,却急于求成,最后沦为阶下囚;是影片开头岐王府里活泼可爱的杜子美,是晚年自嘲群童欺他老无力的无奈…无法想象唐代大才盛极的朝代,会是怎样一群争奇斗艳的景象。
小时只知背诵诗文,题目归题目 作者归作者 ,文字归文字,无法体会寥寥几字会是他们坎坷蹉跎的一生的总结。长安是他们一生所追寻的梦,三万里是他们一生所埋头走过的路…遥遥无期
看完长安后想着了解些历史,在苏州的旧书集里淘到一本《万历十五年》正巧是今年较火的历史书,有趣的是作者英译的中,首稿竟是英文。才看完首篇,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同样不了解历史,仅从几十页的书中感受到了“生前万人敬仰身后万人拉踩”的可悲。功过不予评,水清无鱼。可叹伴君如伴虎,哪怕万历被反张派煽风点火在张居正死后将他的累累罪行公之于众,也无法真正对张“谋逆”释怀。可笑的是,万历以为逃离了张的管控后,能成为一个自由人,可没成想,他将要面对的是其他的许许多多“张居正”,是紫禁城的繁文缛节,是数不清的礼仪教条…
《莲花楼》这该是怎样的一个红衣侠客成为白衣游子的故事。李相夷用十年的时间脱下“相夷的长衫”可奈何十年的时间,江湖还是相夷的江湖,世人眼中的相夷长衫依旧在,他无法脱下。我想李相夷如若没有那东海一战,往后也会有许多遗憾吧,师兄的背叛,同门的背刺,红颜的放手…他的少年心性,他的高傲自负,终究种下了因果;可幸的是,十年归来,他是李莲花,一车一狗,两三知己,肆意洒脱,只为生活忙碌的样子,偏安一隅,悠哉。剑断人亡,最后站在东海之畔的只会是那个白衣游子。
评论:
作者: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短时期内高密度的看到这种意难平的剧集,真的好痛好痛[难过哭泣][难过哭泣][难过哭泣][难过哭泣]
Souler: 再好的修辞也敌不过白描,文笔真好
Souler: 原创的话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