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刷某音,在直播间里听了一会儿北大柳智宇和清华李永乐两位老师的对话,感慨同样智商超群的高知群体也会有世俗的烦恼。 早年间做公益数理知识科普的李永乐老师,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睿智博学,如今的人生境遇却不是很佳,处于抑郁状态。他感慨自己一生追求卓越和坦诚,却屡遭挫折打击,被人污蔑诽谤,被“人格分裂者”举报投诉,被合伙人拆台,外加家人生病等情况,让他力不从心、无力感爆棚。他还多次讲到自己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是数理专业,而当下处于AI的时代,处在“风口浪尖”的边缘,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意思。总结来看,事业受挫、名誉受损、家人生病。高智商、高学历人士的本质也是一个普通人,人生际遇并没有超出“人”的范畴。 柳智宇,我戏称他是那个拒绝“麻省理工offer的男人”,而我曾是妄想获得offer的人,我也曾发自内心的崇拜他。一个是实至名归的得到了却选择不要,一个是实力不允许却妄想得到嘉奖。舍与得,得与舍,如是如是。拒绝了“麻省”,选择了出家为僧,他的理由是“数学的门很窄,理论不太完整,佛门很宽,理论相对完整”,出家八年后又选择还俗、恋爱和结婚。这次的理由是“佛门也非清净之地,持戒修行反而不自在,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既然佛门不是理想之地,不如还俗罢了。传奇的人生经历,令人赞叹。 两人同时谈到了工作过程中被人污蔑诽谤的经历,好人难当,一味地忍让只会助长“坏人”嚣张气焰,柳智宇老师给出的方法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别人恶意举报毁谤,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惯着。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比狗更高级的人呢? 此外,他在回答李永乐的问题时反复强调,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本质上都要关注“人的成长”。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祛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无常是人世间的本来面目,没有什么可以安住,没有什么值得安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你对万事万物不再提要求,当你对任何人不再有期待,只是“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只是“看”,人世间没什么不好的,都挺好。

评论:
AI苟蛋: 哇,你的智慧比这花儿还要鲜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