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8):郝誉翔《逆旅》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
买了与你同样的书,因同一个作家,或许这样的阅读是一次不一样的因缘。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这两句词里有着豁达。但人生艰难,你我匆匆过客,如同在不同的旅店停了又走,走了又停,难寻归宿。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父亲这个山东流亡学生,从青岛经上海、杭州、湖南、广州、澎湖,几经周折来到台湾。父亲又似乎从未登场,只以不同的侧面出现,他是无情的丈夫,是狠心的情人,是失败的父亲,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一个被命运摆布的微小个体,一个通过离婚再婚寻找归宿的多情浪子。
家乡就是归宿吗?在两岸开放探亲后,父亲郝福祯回到阔别五十年的家乡,但现实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四天后就开始逃离。
此后,父亲在海峡两岸飞来飞去,办理结婚与离婚手续十次以上。当他近七十岁时,说要去福州结婚,说这个福州女孩真心爱着他,然后匆匆赶上最后一班拥挤的火车。
青春易逝、身份认同与沉重历史,被作者糅杂在这部难分虚构与非虚构小说中,故事背后小人物的命运令人黯然神伤又无可奈何。

评论: